加强队伍建设 规范工作程序 深圳市救助管理站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02.06.2016  00:39

  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发生护工殴打受助未成年人事件以来,省民政厅高度重视,以社会舆论为监督,规范工作程序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深圳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召集并要求各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进行深刻检讨整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一、全面提高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为加强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深圳市救助站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着重强调和提升员工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强调救助管理站直面弱势群体,承担对弱势群体最直接、最具体的任务和责任,要求员工以最积极的努力、最认真的态度、最真实的情感,严肃看待、认真对待、努力扎实地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为受助对象服务。

  二、加强队伍建设,将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为加强干部职工的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深圳市救助站对中层干部进行调整,选派有经验、有热情、有责任感的同志担任关键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同时选调实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一线工作队伍;重新制定了干部职工培训计划,拟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提升救助管理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此外,将更加注重关心爱护救助管理干部职工,了解大家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注重工作实践,总结改进宣传教育方法。深圳市救助站以正确心态对待媒体报道,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主动阐释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和角色作用。通过媒体为失散14年的流浪人员找到亲人、携手社会文艺团体举办“学雷锋公益与救助”义演等活动,多样性地展示救助管理工作的内容。

  四、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护工殴打受助未成年人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市救助管理工作中个别工作人员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失职渎职等行为。市民政局业务部门指导市救助站组织召开3次业务学习会,切实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干部职工依法救助、标准服务和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受助人员生活照料管理、求助接待、甄别查询、值班巡视、跨省接送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处置程序和工作标准,适应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下一步将成立分管局领导任组长的督查组,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

  五、深入改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一是加强与公安机关建立了滞留受助人员DNA信息采集工作机制,商洽解决滞留2年以上、查找不到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的户籍登记问题。目前6名长期滞留的未成年人DNA比对有新进展,其中1名已确认亲属关系。二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依托社工等专业社会组织,将滞留1个月以上的残疾未成年人送到专业康复训练和治疗机构进行康复。三是探索滞留受助未成年人家庭寄养方法,严格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深圳市民政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