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国考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①|以战时状态推进东引运河水质稳定达标

11.05.2020  01:30

编者按

2020年是东莞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东莞将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系统精准治理水环境,确保四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即日起,将推出决胜国考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系列报道,聚焦断面达标攻坚行动,展示治水风貌。

寮步良边上围排渠清淤整治

5月9日上午,在东引运河流域寮步镇良边上围排渠,挖掘机正在河里作业,挖出的淤泥用卡车运往底泥固化厂固化。而在不远处的寮步镇东莞盛林家具公司正在开展污水接驳工作。

今年4月中旬,我市召开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水污染治理工作调度会,要求以战时体制推进治水工作,确保樟村断面水质按期达标。作为全市攻坚压力最大的国考断面,市东引运河指挥部以战时状态,压实责任,开展“春雷行动”,对问题进行清单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取经”他市

提升治理水平

近日,在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茶亭排渠整治现场,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东莞市东引运河流域13个镇街(园区)的分管领导,集体前来学习初雨调蓄池建设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进一步提高东引运河流域治理水平,市东引运河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李集坚组织樟村断面流域13个镇街分管领导前往惠州园洲镇茶亭排渠生态回用湖学习。

园洲镇茶亭排渠生态回用湖采用新工艺,当初期雨水和面源污染进入生态回用湖后,通过拦渣网、浮水植物区、曝气充氧区、沉水植物区后,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后,回用于附近的农田片区灌溉。

茶亭排渠生态回用湖做得很好,对初雨污染的处理效果很明显。”黄江镇党委委员梁伟光在参观学习后表示,黄江镇也计划在黄江污水厂附近因地制宜建设一个调蓄池,与园洲镇茶亭排渠生态回用湖稍有不同,黄江镇污水厂调蓄池一池两用,既用来调蓄初期雨水带来的污染,也用作污水厂污水调蓄。

梁伟光介绍,目前设计单位正在做调蓄池初步设计方案。

加快推进流域污水接驳进度

管网建设、污水接驳、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暗渠清淤整治……”寮步镇环基办副主任钟灼荣细数寮步镇这段时期的治水攻坚工作。

在寮步镇塘唇社区华南工业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污水接驳工作,在工厂内部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将污水收进市政截污管网。

在寮步镇一家名为东莞盛林家具有限公司的污水接驳现场,记者看到,公司门口新建了一个环保检查井。寮步镇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叶浩荣说,这个检查井下面有个小的储蓄池,可以取水样检测企业排水污染物是否超标。

记者获悉,为督促企业工业废水达标排放,该镇重点排水户都要求建设环保检查井。

为激励企业开展污水接驳,寮步镇很多社区都开展助企暖企行动,社区(村)对企业雨污分流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

按照目标,东引运河流域排水地块污水接驳和雨污分流工作要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以寮步镇为例,该镇有重点排水户800多家,从去年开展污水接驳,截至目前寮步已完成500多家重点排水户的污水接驳工作。

时间确实很紧,但是寮步镇管网工程正在逐步完善,重点排水户将按期完成污水接驳。”钟灼荣介绍,自从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寮步镇已建成300多公里截污管网,为污水接驳和雨污分流打下了基础。

目前,东引运河流域共有重点排水户雨污分流及接驳任务6836个,已完成2909个,剩余的计划9月底完成。

以战时状态推进治水工作

为促进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流域截污管网验收通水,4月底的时候,市城建局开展了东引运河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验收移交通水培训会,市水污染治理现场指挥部协调组组长刁育忠、市城建局东引运河项目组组长冯建华等为流域施工单位负责人讲解截污管网验收通水流程和条件、工程质量等要求,督促各施工单位做好验收移交工作。

目前,东引运河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已建成1000多公里截污管网,计划7月底全面建成,9月底全面通水。

5月9日,在寮步镇良边上围排渠,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开展河涌清淤,挖掘机将河里的底泥挖出来,然后将淤泥用卡车拉走。

由于暗渠覆盖在地面下面,清淤难度大,施工方通过在暗渠覆盖面上打井的方式清淤。“通过打开的井口,用高压水枪将淤泥打散,然后用污泥泵抽出来,完成暗渠清淤。”施工方现场负责人曾先生告诉记者。

在暗渠摸排、清淤与整治方面,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流域共有暗渠141条,已完成摸排89条,清淤完成34条。

为加快各项工程进度,以战时状态推进治水,市东引运河现场指挥部开展“春雷行动”。通过1个月时间,梳理了流域内13个镇街(园区)短期内可完成整治并有效提升断面水质的79个问题,其中污水直排问题56个,污水处理问题12个,管网通水问题9个,河涌水质问题2个。

市东引运河指挥部已将问题清单印发各相关部门、镇街(园区),并督促各相关部门、镇街(园区)结合解决方案,迅速组织开展各项问题的攻坚行动,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争取在5月底前进一步改善樟村断面水质。

全媒体记者 范德全/文、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