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莞新CP!两市高层一周密集互访释放出什么信号?

12.09.2017  03:13

广州东莞这对CP最近互动频频。不到一周时间,广州、东莞两市党政代表团即召开了两次交流座谈会。9月1日及6日,穗、莞两市党政代表团互到对方城市学习、考察,两地代表团均有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带队。

专家指出,广州、东莞合作升温反映了一个新趋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正逐渐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的合作模式升级为区域内部更多样、更广泛、更灵活的共同发展模式;而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逐渐增强,显现出对珠三角口东西岸城市“左右开弓”的魅力。

交通互联

番禺东莞往来仅需15分钟

9月6日,穗莞两市工作交流座谈会后,穗莞官方公布了五个将重点推进的合作事项,其中重大交通项目联通被排在了五个事项的第一位。

对此,东莞中原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车德锐表示,广州东进步伐加快,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落子在石碣北边的石滩和新塘板块,新广州火车东站、广州东部机场枢纽都会选址在此。过去的石滩、新塘包括东莞石碣,发展相对慢些,主要就是交通通达性较弱,未来这个大型交通枢纽所带来的交通非常便利,片区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值得期待。

两个月前,东莞市政府网站公布了《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的穗莞深城际线、佛莞城际线,以及地铁1号线都将与广州地铁产生“化学效应”。

其中,东莞地铁1号线二期将与广州地铁5号线连接,佛莞城际线有望与广州地铁3号线、7号线和4号线接驳换乘,穗莞深城际线则设置了新塘站与琶洲站。广东省铁投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未来广州市民从番禺到东莞乘坐佛莞城轨只要15分钟。

除了轨道交通,两市之间的高快速路等互联互通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2016年,穗莞两市将5个高速公路项目、3个地方道路(桥梁)项目纳入《2016年度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计划》。目前,虎门二桥和花莞高速正在动工,莲花山过江隧道、新派高速、花莞高速东延线、增莞大道、新槎大桥、麻涌东江大桥扩建等6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8个项目动工完成之后,穗莞两市交通路网将进一步完善。

据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心航透露,白云机场计划近期在东莞虎门镇、洪梅镇望洪站、松山湖高新科技开发区和塘厦等地设立新的异地候机楼,并计划在东莞的综合保税区范围内和虎门镇增设两个远程货站。

穗莞合作潜力巨大,例如广州的空港、海港、高铁,这些是东莞缺乏的,东莞可以利用广州的这些交通资源优势加速自身发展。”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社科院党组副书记朱名宏表示。从轨道交通到高快速路再到航空,广州与东莞两市在交通上的互联互通,无疑将助推珠三角城市群实现“一小时”城市圈的步伐。

产业合作

共同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今年7月,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学院首批大三学生来到东莞松山湖,开始暑期实习以及学习课程。接下来的两年,这100多名学生将在东莞度过剩余的大学生涯。

这些年轻人是一粒种子,机器人基地和来自粤港两地的高校,就是优质土壤和肥料的提供者。”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张延亮表示,目前,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采用基于项目和课题学习的办学模式,已经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

像穗、莞、港三地高校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这样的协同创新,在穗莞之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今年8月,位于东莞的我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提前实现获得中子束流的目标。而在此次广州市党政代表赴东莞学习考察过程中,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中子科学城均列入考察对象。据透露,未来穗莞双方也有望在这方面展开合作。事实上,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位于广州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已经成为CSNS的首批合作单位。

在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胡刚看来,从交通互联到协同创新,穗莞两地合作正在给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将形成共同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发展格局。

今年初,富士康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落子广州东部的增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之一。这是继在深圳等地落户之后,富士康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又一大布局。

从过去的深圳、佛山、中山、珠海到现在的广州,过去近30年沿着珠三角环线高速一步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就是希望让珠三角环线能像硅谷的101高速公路,也成为一条串联信息技术的高速路线,并在珠三角产业供应链,创造出每1元的产出,拉动5-7倍的GDP效应。”在当时的动工仪式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如是表示。

伴随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水平的提升,华为、中兴、腾讯等科技创新巨头也与富士康一样,在广州、深圳、东莞之间展开跨城布局。

创新引领

聚焦南沙与东莞滨海湾新区合作

在东莞麻涌镇的广州港新沙港区,一批批宝马、奔驰、奥迪、丰田等不同品牌小汽车,通过世界各大滚装船公司运输至此。

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整车进出口口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益波表示,“除了滚装汽车外,这里10个10万吨级泊位还可作业煤、粮油、集装箱等货类。

当前,广州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珠江口东西岸港口资源的整合、联动是题中应有之义。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5.44亿吨,排名全球第六;东莞虎门港货物吞吐量也达到1.4亿吨。而在9月6日穗莞两市党政代表团座谈会上,“港区联动”正是其中的关键词。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看来,广州、东莞之间的“港区联动”很有想象力,一方面可以形成港口资源整合,可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另一方面港口所在的广州南沙及毗邻的东莞滨海湾新区,也可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合作平台。

从地理上看,南沙、东莞滨海湾新区隔江相对,山水相连。作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沙拥有先行先试的试点优势。而东莞滨海湾新区则担负着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经过两年多的先行先试,南沙自贸片区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表示,南沙与滨海湾新区,应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通过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推动自贸区制度向滨海湾新区及周边区域复制推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扮演探路者角色。

◎观察眼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迈入2.0版

当前的国际国内竞争,既是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翻开地图,我们发现,全球范围内的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均是科技创新与创投资本活跃的地区,也是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城市群。纽约、硅谷、东京……这些闪耀全球的城市/区域都在这些城市群中。

独木难成林。”当城市群逐渐成为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角时,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也在逐渐强化,城市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区域内部城市合作也更加紧密。

放眼国内,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城市合作水平也不断升级。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合作水平也在更新迭代。今年将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让珠江口东西岸有了快捷通道;广州地铁将延伸至佛山顺德、东莞、中山、清远等周边城市,城市轨道及高铁为大湾区城市群内部提供了更加紧密、快捷的互联互通通道;国家超算中心同时服务广州、深圳等多城市,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三大国际出口均在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广州,为城市群提供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可以说,伴随着轨道交通等交通技术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曾经的“天堑”“鸿沟”正在变成通途。

今年以来,广州与东莞进一步深化合作,广州、佛山、中山也携手共建南沙港区四期工程。这些事件都为我们观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样本。一方面,交通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广州、东莞合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广州、东莞合作也让我们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正逐渐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的合作模式升级为区域内部更多样、更广泛、更灵活的共同发展模式;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逐渐增强。

在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从城市群发育水平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本来就具有“城市连绵带”的特色和优势,城市之间首尾相连,行政壁垒较小,合作空间和前景广阔。

以珠江东岸为例,广州作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之地,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提供教育培训、研发服务及人才;深圳作为高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科研成果面向市场落地的首选;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则提供了生产制造的条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则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本力量……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如美国的“128公路”,挺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脊梁,更是深化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的合作水平,吸引了包括富士康、华为在内的巨头在该走廊多个城市布局。

可以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融合正迎来“升级版”阶段:逐渐从“城市连绵带”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行政界限逐渐淡化,整个大湾区越来越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形象,城市内部互联互通,产业集群和产业互补现象越来越明显,协同创新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之间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将更有利于形成携手共建大湾区的发展格局。

【记者】黄少宏 卢真伟 余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