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城市空气质量出炉 湛江连续4年达标
广东省空气质量连续3年全面稳定达标!省环境保护厅11日公布的2017年广东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2017年全省空气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3年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全国三大防控区率先实现3年稳定达标;广州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在北上广3个超大城市中率先摸杆达标。
污染物
6项污染物浓度
5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名,2017年全省各地级以上市排名依次为汕尾、湛江、河源、茂名(与河源并列第三)、汕头、梅州、潮州、惠州、深圳、阳江、珠海、揭阳、云浮、韶关、中山、东莞、清远、肇庆、江门、广州、佛山。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率排名,2017年潮州、揭阳、汕头空气质量改善较大;空气质量变差的前三位则是江门、中山、阳江。
2017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平均为89.4%,其中,珠三角平均为84.5%,非珠三角平均为93.0%。各城市以优、良等级为主,无严重污染情况出现。全省空气质量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项污染物中,除臭氧评价浓度略高于全国338个评价城市平均水平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5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珠三角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在全国重点区域中居于前列。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4.5%,比京津冀(56.0%)和长三角(74.7%)地区分别高28.5个和9.8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2017年全省和珠三角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上升3.9个和2.9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
5市空气质量
连续4年达标
从空气质量新国标要求监测的6项污染物情况看,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6项污染物浓度整体达标。其中,深圳、珠海、汕头、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湛江、茂名、潮州、揭阳等11市,6项指标全面达标。深圳、惠州、汕尾、湛江、珠海5市连续4年稳定全面达标。全省有4市(深圳、惠州、汕尾、湛江)近3年PM2.5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有10市近两年连续稳定全面达标。
2017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各市平均浓度范围在27—41微克/立方米之间。除佛山、韶关、东莞、江门、肇庆、清远、云浮7市未达标外,其余14市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在气象条件不利情况下,2017年广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来之不易。”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在此前两年空气质量较好指标的基础上,去年提出了工业源治理、移动源治理、面源治理、污染天气应对和政府部门责任5大方面18条大气治理强化措施,首次对空气质量未达标的城市明确了达标期限。全省继续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大力减少污染排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并以大气污染防治精细管理为契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改造升级,最终推动空气质量如期实现连续3年全面稳定达标。
■相关
臭氧连续3年反超PM2.5成首要污染物
监测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7年的时间跨度来看,PM2.5在全省和珠三角空气首要污染物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臭氧占比则逐年上升。2017年全省空气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其次为PM2.5。这已是臭氧连续三年反超PM2.5成首要污染物。
大气环保专家指出,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但近地面的臭氧却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肺功能也有影响。臭氧连续3年超过PM2.5成为广东的首要污染物,其中珠三角除臭氧外,去年其余5项污染物浓度均达标。主要原因是去年广东高温晴热天气偏多,雨水偏少,在光照强的条件下氮氧化物与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更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出现臭氧超标的情况。专家指出,控制臭氧要加强VOCs治理,其涉及家具、印刷、涂料、石化等众多行业,广东应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持续推进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通过精细化治理力争将臭氧引入下降通道。
省环保厅表示,接下来,各地要抓早、抓细、抓实,建机制、补短板、挖潜力,认真做好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打赢蓝天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要做到“三协同”“三结合”,即区域协同防控、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和效果。重点要结合排污许可证改革工作,大幅削减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源头治污。建立常态化的良好工作机制,做到精确分析、精细管理、精准施策,实施精准治污。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周密组织,认真做好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记者]谢庆裕
[通讯员]粤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