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窃照专用器材 全市禁售
2014年7月14日 新京报曝光多家网店以“防盗设备”售卖定位监听器。
2011年10月24日 新京报报道非法窃听器材市场泛滥。
2013年9月7日 新京报报道北京警方查处非法销售窃听窃照器材行动。
新京报讯 (记者廖爱玲)窃听电子表、可用于偷拍的钥匙、纽扣,诸如此类的具有窃听窃照功能的专用器材、专用间谍器材,一律在全市各个经营场所禁止销售。北京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近日联合发布《禁止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的通告》,商家、个人如因销售、购买使用此类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
窃听窃照 威胁公众隐私
近一个时期,北京电子市场上存在销售诸如窃听电子表、钥匙、纽扣、拐杖等有窃听窃照功能的专用器材。这些产品具有超微型化、高隐蔽性、高功效性的特点,非法销售和使用威胁到公众的隐私安全。
电子卖场和互联网是窃听窃照设备的“重灾区”。据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协调执法大队介绍,从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场所都有过销售此类产品的现象。警方在扫黄打非中也发现,网上一些视频中出现的洗澡、更衣、如厕等侵犯隐私的镜头,多是通过密拍密录设备拍摄的。外地还出现过把拐杖、眼镜等改装成窃照设备,对女性进行侵犯隐私拍摄。
而来自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消息,在打击假冒伪劣专项整治中,今年工商联合相关部门已查处窃听窃照经营户91个。
“买卖窃听窃照器材是不合法的,完全影响市民的隐私和生活。”北京工商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市场上购买此类产品者多是社会调查公司、逃债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他们依赖此设备轻易获取所需的信息,属于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购买造成后果 也将被处理
一般来说,密拍密录设备多是一些无生产厂家名称、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的“三无”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伪装”,外人根本看不出是拍照或录音设备。工商部门指出,这类“三无”产品本身就是不允许销售的,一旦发现商户销售此类产品,将首先对其封店,并处以销售额1至10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吊销营业执照;涉及刑事案件的转送公安立案查处。
无论个人还是公司购买此类器材,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将依法处理。而商户销售此类产品构成一定数量、达到一定金额,警方将以非法经营罪立案处罚,严重者将被拘役、管制或判刑。
公安和工商部门因此提醒市民,不购买不使用窃听窃照功能的专用器材,如发现非法使用、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间谍器材行为,可向工商、公安举报。
■ 探访
电子市场贴禁售通告
电子市场一般是窃听窃照销售的主要场所。昨天,记者走访中关村的海龙、鼎好等电子市场,楼内已经张贴出《关于禁止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的通告》,以此告诫商户执行禁令。
“还买这个啊,这里都查过了好几次,不卖了”,在多家店铺内,记者并没有找到可能具有偷拍窃听功能的打火机、手表和纽扣等,询问销售人员也均摇头表示“没有”。多名商户称,上周公安、工商就检查了海龙大厦等电子市场,逐户告知商户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违法行为。
辖区工商所称,今年到目前在中关村西区还没有发现有窃听窃照设备销售。而去年在整治行动时曾发现过23户问题商家,其中14户被公安部门立案查处。
反窃听设备网上热销
当天,记者登录淘宝网,搜寻“偷拍”字样的产品,结果显示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偷拍’的相关宝贝”,搜索“窃听”设备,结果多是微型录音笔。同时,由于担心隐私和安全,一些“反窃听窃照”的设备卖得火。
记者注意到,一款防窃听反窃听防偷拍反偷拍监控的电波探测仪器,一个月有多达469个成功交易记录。这类设备据称能利用无线电波,多种查询隐藏摄像头方式,可以知道身处的环境中是否有可疑无线信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