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度改革首周 白云区法院立案529件

11.05.2015  12:37


立案登记制度改革首周  白云区法院立案529件

来源:  南方日报

 

 

5月4日,“五一”假期刚过,白云区法院立案大厅8个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迎接节后首批立案当事人。这一天,全国法院施行立案登记制度,法院初次收到起诉状应一律接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这意味着以前不予立案的案件,现在没有了推脱的借口。

 

  白云区法院立案窗口里,几乎都配备了一支速录笔,工作人员将速录笔在立案案件的案由上一扫,立案系统立即显示出内容,经现场快速审查确认后,一张立案告知书很快便打印出来,交到当事人手中。

 

  截至5月8日,白云区法院立案庭施行立案登记制度一周以来,当场立案529件(其中民事295件,行政20件,执行214件),收件32件(其中民事31件,行政1件),咨询465件,立案同比上升32.25%。

 

  首日立案80件未现“爆棚”现象

 

  5月4日8时25分,白云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响早早来到立案窗口,立案大厅原来的4个立案窗口及增设的4个立案窗口全部开启。

 

  从当天立案情况看,白云区法院当场立案80件,接收材料4件,未发生突发应急事件,立案登记制度改革首日顺利开启。与全国其他的法院立案爆棚相比,白云区法院施行立案登记制度反应正常。

 

  “首日立案登记制度数量并没有出现‘爆发’现象,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想范围,”李响解释,“一直以来,广州法院立案登记比较规范,白云区法院此前在立案审查也非常纯粹,少有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等行为出现。”

 

  5月4日当天,广州市民邓先生拿着一纸状告注册地址位于白云区的广州某巴士公司的立案诉状来到白云区法院。几天前,邓先生在广州越秀区仓边路公交站台等车,由于该巴士公司的公交车没有停站,恼火的邓先生一路追着公交车到广卫路总站。在质问过程,邓先生与司机发生不愉快的口角。邓先生在立案状中称他受到司机语言侮辱,要求司机和巴士公司赔偿精神损失、误工费等500元。

 

  若在平时,法院会建议邓先生先到交委进行调解。但是考虑到邓先生的立案中有明确的诉求,当天邓先生的案件顺利地在白云区法院立案。

 

  据了解,国家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立案登记制度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从制度上、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立案登记制改革是关系司法体制改革成败的重要一环,是破除“立案难”的关键一招。

 

  首创不予立案明确向具体部门申请解决

 

  “在立案相对规范的情况下,立案登记制度改革让白云区法院立案更加规范。”李响的这句话在该法院为此项改革特别准备的《不予登记立案告知书(民商事专用)》上可见一斑。

 

  李响告诉记者,白云区法院为了确保立案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万无一失,法院全体人员在短时间内拟定了立案登记制度特别过渡工作方案以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流程,并且组织立案人员培训,制定立案登记流程指引,修改立案文书材料。

 

  立案登记制度更要求法院接收案件后“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于不予立案的案件如何操作,则给基层法院留下因地制宜的做法。

 

  白云区法院首创《白云区人民法院不予登记立案告知书(民商事专用)》材料,对不予立案的案件归纳出7个理由,另外还列出7条建议,比如建议立案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等。这7条建议中,第3条建议是“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李响告诉记者,如果案件不予立案,并要使用到第3条建议,立案庭会将“有关机关”填写为具体的机关单位,不让当事人感觉被法院“踢皮球”,“当事人拿着白云区法院立案庭的建议找到具体的机关,对方也不好推脱”。

 

  为了体现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破除“立案难”的司法精神,最近白云区法院立案大厅悄然增设了一台可查询企业工商登记资料和组织机构代码的电脑和打印机。

 

  以前,一些当事人递交立案状时忘记了打印企业工商登记资料或组织机构代码,当事人只好补齐资料再跑一趟。现在,如果当事人遇到这种情况,则可以直接到立案大厅上网查询并打印,甚至让法院的导诉员帮忙操作,为当事人省掉了不必要的麻烦。

 

  李响告诉记者,接下来行政诉讼案件可能会有一定的增长,不过由于广州近些年来对行政案件的规定越来越规范,大幅度的行政案件增长应该不会出现,“几年前,白云区法院的行政案件数量每年便已经达到300—400宗,这些年来数量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应该不会出现行政案件‘诉讼潮’”。记者从白云区法院最近一周的立案情况看,在529件立案中行政案件只有20件,增幅属于合理范围。

 

南方日报记者  马喜生

 

 

(作者:  马喜生      责任编辑:杜淑琴)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