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热未尽 别急着“贴秋膘”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养生的一种方法。立秋之日刚过,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这时市民应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医生表示,从节令上来说,中医的节气养生从立秋就开始了,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养肺。
立秋后要特别注意养肺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专家介绍,肺主养收,适当进补,才能长寿健康。由于秋燥伤肺,容易导致阴津耗损,所以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情况,如果肺部受到损伤,身体上就会出现口干、鼻塞、阵发性干咳等一系列症状。“所以这个季节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及咳嗽病人,如果不注意养生,到了冬季就特别容易犯病。”
对此,专家表示,平时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和耐寒锻炼,能有效改善增强心肺功能,延缓肺组织的弹性衰退,提高对秋燥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防范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比如可经常做一做捶背的小动作:端坐,全身放松,两手握成空心拳,先捶背部中央,再捶左右两侧,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各捶30次。捶背可疏通背部经脉,舒畅胸中之气,散发肺部郁热。此外,适当沐浴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相通。一般秋季沐浴的水温最好在25℃左右,洗浴时不宜过分揉搓,以浸浴为主,同时也不要使用碱性过大的肥皂或沐浴露。
贴秋膘尚早 秋分过后最好
不少市民认为,炎热的夏季让人们汗流浃背,体内大量营养物质随汗液流失,消耗极大,再加上夏季食欲不振,是一年中人体最虚弱的时候,立秋到了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很多人都认为立秋后就要开始进补贴膘,以弥补夏季造成的身体损耗,其实,此时进补为时尚早。”专家指出,每年立秋后,临床上常可见到因盲目进补而导致咽干舌燥、牙龈肿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者。
专家提醒说,通常立秋后,银川的天气依然很热,暑气未消,饮食还应以清凉解暑、滋阴均衡为主,如果急于进补,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状。不仅如此,经过炎炎的夏季后,立秋后人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若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也会出现。而进补最好的时间,则是在秋分后。
立秋润肺多吃酸少食辣
立秋后,尽管早晚凉快了,但白天仍然很热,所以,防暑降温还要继续。清热类食品,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如绿豆汤、莲子粥、薄荷粥,都是很有益处的。
秋天干燥,人体容易感到口干、烦躁,建议在饮食上应以清润补肺为主,可多吃莲子、百合、银耳、萝卜等,少吃油炸食品。秋季养生,如果过食辣椒、葱、姜、蒜等辛味食物,造成肺气过旺就会导致咳嗽、咯黄痰等呼吸系统问题。
可适当食用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番茄等,还可进食些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如藕、百合、板栗、红枣、银耳、山药等。想要补身体,可吃鸭肉、鱼、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脂肪含量又不高。杂粮方面,可选择健脾祛湿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
立秋仍要祛暑降温
立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
来源:南方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