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转折上的回望

30.08.2015  14:11
中国纪事》(花城出版社)是一本调查报告的合集,也可以说是一本纪实文学的集子。作者胡国华,是一位有着三十年新闻实践的资深记者,至今笔耕不辍。

□郑园珺

  《中国纪事》(花城出版社)是一本调查报告的合集,也可以说是一本纪实文学的集子。作者胡国华,是一位有着三十年新闻实践的资深记者,至今笔耕不辍。他早年代表新华社赴大西北采访调查,亲历了黄土高原地区惊人的贫困,当时以内参形式撰写《告别饥饿》(该书于第一次公开出版)上报中央。80年代初,作者在新华社《瞭望》杂志工作,重点负责政治报道,采写了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稿件,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从80年代末开始,作者调至南方,分别在福建、广东任职,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逐渐积累、经济活动风云变幻……作者对当时的社会态势进行了深入调研与深度思考,从政治、经济层面采写了一系列调查稿件。

  《中国纪事》一书辑录了作者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调查报告的精华,内容翔实,论证充分,涵盖了城市/农村、东部/西部、沿海/内陆、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多个维度,读之不禁感怀,不忍释卷。有一些似乎离我们现在的现实很遥远,但细想想也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有一些社会问题现在看着似乎很寻常,原来竟也存在了几十年;还有一些当时的新气象、新变化,却也成了当下社会生活的常态……《中国纪事》读来让人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观照之中,它纪录了当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以乐观积极的精神、抖擞的姿态描绘并总结了当代社会的转折与变化。

  该书无处不渗透着职业新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作者往往是带着问题出发到现场采访调研,针对问题直截了当、提出问题一针见血,在提出问题掌握材料之后接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出问题的答案。遵循这种逻辑,一篇篇调查报告又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当时很多调查报告是以内参形式上呈党中央,既发挥了下情上达的功能,又发挥了给上级建言建策的作用。

  第一辑的“川鄂赣农村见闻”,作者开篇即点出问题的背景“今年三四月份,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否定三中全会的歪风”,这股歪风搞得人心惶惶辨不清是非方向。针对此,作者进行了深入调查,看到当地经济稳步增长、社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方面的实情,用事实澄清了问题,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第二辑“黄土高原调查”,其背景是当地“惊人的贫困”——“调查期间,黄土高原地区实行的还是‘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生产力低下,群众生活异常困难”。作者以地形地貌作为切入点,采访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还原了黄土高原从温暖湿润到植被遭到重大破坏的变迁历史,对期间人为的、包括政策上的失误毫不留情作出批评分析,最后给出改善恢复环境的解决方案。

  面对一系列新生事物,作者带着辨证史观去看待问题,全面客观、不偏不倚进行分析,得出公正的结论。比如对私营经济的发展,作者重新梳理了建国以来个体经济发展的脉络,包括群体结构、经营优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

  作者进入90年代以来,则从更加宏观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对珠三角地区经济运行模式、所有制结构、城乡发展规划、社会发展态势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当时还是作为内参的“广东四小虎调查”,针对的是90年代初人们对广东搞改革开放的非议,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掌握准确的数字、详实的材料,全面“回答了社会上对珠江三角洲的疑问”。后来陆续公开发表的《风帆起珠江》、《粤海再看新潮头》、《奔腾不息珠江潮》则在全国产生了热烈反响,“充满潜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在这里已具雏形,它展现了中国未来的前景与希望”——铿锵有力的论断更加消除了人们思想上的顾虑,也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也从历史中看到社会发展的轨迹与过程,其中包含着多少困惑、艰辛,又有着多少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追求,正是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力拔山河的行动力,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但是,不知过去又安能明辨现在,又如何能创造未来?《中国纪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望历史的良机,它体量庞大,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看之,对三十多年来我们是如何走过来会有全面的认识。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了解历史,才能准确理解今天,才能定位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