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这里疼竟是疾病预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离不开运动,跑步,走路。这些都是依赖于我们的双脚。可是如果我们不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双脚,一不小心就会受到跖腱膜炎的困扰。疼痛的折磨难以想象,引起这个疾病原因之一是体重问题。我们要学会运动减肥,杜绝疾病的困扰。疾病预防是不容忽视的,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双足,不受疼痛的折磨!
据相关内容报道,关于一件百货公司化妆品专柜女职员的职业疾病案,经审查认定她因久站而罹患足底肌膜炎是职业病,雇主应给予补助。这是一起因足底肌膜炎被认定职业疾病的案例。
久站和过度运动可致足底疾病
足底筋膜炎应叫跖腱膜炎,跖腱膜是足底筋膜的浅层部分,和手掌腱膜相似,起自跟骨内侧结节,向前分为五束,分别止于跖趾关节底侧皮肤、趾屈肌腱鞘。
跖腱膜有保护足底组织、提供足底某些内在肌的附着点和协助维持足弓等作用。
新闻中百货公司女职员是因为久站导致了跖腱膜炎。除了这一原因外,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也可诱发跖腱膜炎。
如长距离负重行走、爬山、久逛商店等,徒步旅行者、长时间跑跳的专业运动员和舞蹈家、肥胖的中年女性、喜爱运动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穿软底鞋和过度运动也是诱因。
此外,高弓足、平足症、跟腱挛缩、跟骨外翻等也是跖腱膜炎的诱发因素。中老年人的足部肌腱韧带发生退变后足弓变平,使跖腱膜承受更大的应力,长期慢性的牵拉可使局部腱膜发生微小撕裂,局部水肿诱发炎症。
足跟痛是常见症状
跖腱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脚跟底侧疼痛与不适。早晨开始走步时疼痛感比较剧烈,稍做活动后疼痛可部分缓解。但长时间活动后疼痛又会加重,严重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
足跟底部前内侧有明显压痛,是近端跖腱膜炎的表现,也有患者在足底前部或中部有压痛,这是远端或中部跖腱膜炎的表现。
被动向背侧牵拉脚趾或用脚尖站立会诱发疼痛。B超和核磁共振可发现跖腱膜增厚、水肿,有助于诊断。
走鹅卵石路会越走越痛
有些足底筋膜炎的患者认为,走健康步道(鹅卵石路)可解决足部疼痛,实际上正相反。患者最好不要赤足踏地,避免行走于凹凸不平的地面。做足底按摩时也不是越痛越好,感觉适度即可。
90%以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就能见效,患者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1、减轻体重,运动减肥
以往运动量比较大的人应该减少跑、跳、长走等足部的大量运动。
2、采取跖腱膜牵拉锻炼法
患者取坐位,屈膝,将患足跟置于平面上,踝关节背伸,用手将五个足趾向背侧牵拉。
足跟抬起,臀部坐于足跟上。患者取坐位,患侧足跟抬起,使跖趾关节尽量背伸,用手向下推挤小腿后部。将患侧足趾抵于墙面,用力直屈踝关节。以上诸方法各保持30秒,反复5次为佳。
3、使用矫正鞋垫
高弓足者可使用半硬适应性鞋垫,平足可使用稍硬的脚心凸起的支撑性鞋垫。使用跟骨垫可减轻足跟部的冲击力量,从而减轻疼痛。
4、穿舒适的鞋子
鞋内要有脚心部凸起结构,后跟部柔软性要高,具有减震效果。女士不要穿过高的高跟鞋。老年人最好选择松软的休闲鞋。
5、用热水泡脚
每晚用40℃~45℃的水泡脚,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
跖腱膜炎
跖腱膜是足底的深筋膜,其主体起自跟骨结节向远端行至各足趾的近节趾骨,由纵行的纤维组成,可保护足底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和关节。
并提供足底某些内在肌的附着点,同时帮助维持足纵弓。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