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成“吃节”是遗憾也是契机

03.06.2014  11:04

  今年端午节三天假期,武汉市民王小姐早就计划好,和家人到长阳游玩一下。和王小姐一样,众多“80后”“90后”对端午节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两点:吃什么样的粽子和假期去哪里玩。( 新华社6月2日电

  提到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吃,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食物符号似乎抽空了节日的文化内涵,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标签。不少人对此感喟不已,甚至对传统节日的日渐式微深感忧虑。诚然,传承民族文化需要这样的自觉性和危机感,但一味哀伤也大可不必。

  一方面,毋庸讳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只是粽子,还包括赛龙舟、插艾草、熏“五毒”等文化仪式,然而,现代生活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日趋城市化的生活形态,再难以找到划龙舟等类似文化仪式的场所,诚如国际节庆协会中国区副主席彭新良表示,端午节节日气氛逐渐变淡首先是由端午节本身性质决定的,其风俗跟现在生活相隔较远。更重要的是,紧张的工作、紧张的应酬,现实生活无一不在挤压人们参与其他文化生活、情感互动的热情,于是很多人端午一放假要么是“”,要么是“”,要么是“”。因此,不观照现实生活的变迁,批评人们对文化传承兴味的减弱,有时难免显得有些“矫情”。

  另一方面,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上元节成了“元宵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似乎吃才是传统节日的主旋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会解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深度认知,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吃本身也包含着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舌尖系列”在国内外引起热议,还是国人对节日饮食如此上心,或许话题根源或许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牵涉到了人们心底的文化情愫,无论是谁,其生命的终极意义都必须在日常中的饮食仪式中实现。不难看见,人们过节只知道“”也并非只有果腹的生理诉求。

  很显然,与其对端午沦为“吃货节”抱着消极情绪,不如客观审视这种文化流变的现实动因,乐观看待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传承动力,反思文化传承机制中需要补齐的短板。很显然,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习得机制正在遭遇巨大挑战。人民网针对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们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但是,仍有82%的受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社会”持认同态度,只是缺少的是更丰富、更通俗化的了解渠道。

  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青少年时代正是这一过程的黄金阶段。然而,面对其他濡化载体日益强势的背景下,我们的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却还在原地踏步,家庭和社会教育缺位、学校教育避重就轻。如果在端午节期间,学校也好,家庭也罢,能利用孩子们对食物的朴素热情,通过举办集体包粽子等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讲述、传播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去超市买几包现成货蒸吃了事,这是否对端午文化的传承有些益处呢?反观邻国韩国,其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在经历了七次变革后,仍然没有忽略对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每逢端午节,很多韩国的中小学校和家庭都会让孩子亲身参与包粽子、插艾草等民俗活动。

  蔡元培曾说:“烹饪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食物的符号是一致的,但能不能吃出文化的味道,则考验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用心用情程度。端午节成为粽子节,我们无需过度悲观,只要不断吸收现代文化因子,多创造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的载体,端午文化同样能够在“舌尖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南方网编辑: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