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比哭好!

27.07.2014  13:03

  ■叶炳昌

  在人的一生中,笑的时候恐怕不会太多。襁褓之时,哭比笑多,不懂语言表达,不会以笑邀宠,动辄以哭表示,即便饿了,也要以“闹夜”的形式来求吃;及至年幼,哭多笑少,玩具被抢哭,冷热疼痒哭,受到委屈哭;长到童年,背起书包,能快活的孩子恐怕不会太多,学业繁重,压力重重,天真无暇的日子只有瞬间片刻;青壮时期,拼搏事业,彷徨压抑苦恼烦燥多于舒心开怀;人到中年,顺心之时也不会太多,即便开口也多是“苦恼人的笑”;垂暮之年,按理时日不多应该及时享乐快活人生,可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最难捧腹,要么唉叹蹉跎人生坎坷经历,要么忧虑子孙训此骂彼诅咒红尘,要么担忧自身,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笑口难开。当然,一生无忧终日只笑者也不是没有,可这些人一般都把他们当白痴就是了。据说,人投胎凡间是来受罪的,也就难怪降生人间的第一声是哭而不是笑!

  其实,“笑比哭好”!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精神愉快的流露,是信心充足内心充实的象征,而并非仅仅说明大脑兴奋。喜悦者健康,乐观者长寿,这是中外各界专家学者达成的共识。“笑一笑,十年少”。笑能调整人的心理活动,笑能驱散各种愁闷情绪,笑可克服羞怯孤寂的抑郁心理,笑能纠正痼癖内向的个性,笑能使自己豁达乐观,让别人更容易喜欢、接近。而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自己适应环境、生存社会。正如美国心理学教授杰·列文所认为的:“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

  然而,笑之表情,惟妙惟肖。有无拘无束的开怀大笑,有皮笑肉不笑的奸笑,有不分场合的傻笑,有可怜兮兮的卖笑,有色迷糊糊的淫笑,有强作欢颜的苦笑,有令人肉麻的谗笑,有狡诈阴沉的冷笑,有逢场作戏的陪笑,有趋炎附势的媚笑,有不以为意的痴笑……笑之种种,不一而足。依愚之见,笑中珍品,自然为好,坦然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