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143名“第一书记”赴村(居)任职

30.05.2014  12:41

  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抓好村(社区)换届选举后续工作,从本月开始,平远县在县、镇两级机关干部中选派143名科级干部至全县143个村(居)委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一年;同时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三百”(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活动,帮助各村干部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助推村民发展增收。

  “第一书记” 至少走访10户农户

  4月10日,河头镇河清村迎来一位从县城来的客人——平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来村里担任“第一书记”的副局长沈福坚。

  “今天来主要是先认认门,熟悉了解村情,听听群众意见。”在村会议室,沈福坚与“两委”干部简单座谈后,立即走马上任。他走进长坪、光明等村民小组何春娥、张秋平、林辉粮等村民家中,听村民反映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困难求助、发展诉求等。

  “我在润源油茶合作社搞管理,这些年村里的油茶基地在资金、用工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看村里和县里能不能想办法协助解决。”林辉粮向沈福坚和村干部说出面临的困难。沈福坚一边详细记录在“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活动台账上,一边向林辉粮表示,会尽快将问题汇总,回去后与相关部门沟通,尽快给他一个答复。

  看到76岁老人何春娥与80岁的丈夫林招绪居住在老屋,又因腿脚不便生活十分困难,沈福坚专门送上慰问金,表示今后会常来看望老人,帮助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该县县委实践办相关人员告诉笔者,“第一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示范、联络作用,带头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技能培训、引进增收项目发展帮扶村经济,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扶持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村党建、扶贫、信访等工作,帮助解决村庄规划、道路交通、安全饮水、通电、通广播电视等问题,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配合参与村上的其他中心工作,努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活动中,要重点走访党员干部户、信访对象户、矛盾纠纷户和困难户、致富带头人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掌握民情民意,问计问策于民。其中每位“第一书记”要走访10户以上,每名党员干部要走访3户以上。

  建立台账

  每月汇总上报

  “张秋兰,想发展种养业,资金困难……”笔者看到,在县委实践办统一印制的平远县“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活动台账上,沈福坚记录了包括走访时间、走访对象、基本情况、存在困难、意见或建议、落实情况等多项内容。

  为保证工作不流于形式,该县要求各村“第一书记”要结合“三百”活动,充分发挥选派单位的优势,切实帮助挂钩村和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为群众想法子、找路子,针对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确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每月28号,各单位要向所在镇党委汇报一个月的走访、知情、解难等情况,由镇汇总后向县实践办报告并存档。在任期内,每位“第一书记”还要写出1篇以上调研文章,每位党员要提出2至3条建议。要通过开展“三百”活动,办理一批好事实事、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贫困对象、整改一批存在问题,最大限度为群众排忧解难。(朱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