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期:广东省水利厅(第一期)

30.05.2014  18:56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各位现场的来宾,大家上午好,这里是正在直播的广东“民声热线”,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我是主持人王晓菁。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现场的单位是广东省水利厅。今天的带队领导是厅长林旭钿,欢迎您和您的同事!

  今天的特邀评议团有: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院(简称:广东水科院)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邱静;南方都市报评论部编辑苏少鑫;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媚媚;广东民声热线记者张斌、龙俊峰;同时欢迎媒体观察团的各位记者同行!欢迎大家!

  上线嘉宾:【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林旭钿;党组成员、副厅长邱德华;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局长曾建生;水利水政监察局局长黄华;农村水利处处长刘志标;水资源管理处调研员李戈明【特约评议团】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院(简称:广东水科院)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邱静;南方都市报评论部编辑苏少鑫;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李媚媚;广东民声热线记者张斌、龙俊峰;【媒体观察团】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广东广播电视台

  王晓菁:林厅长,我省在过去一个星期里,多个地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强降雨,近日珠三角多个城市都出现了汛情。林厅长,您今天有哪些最新的汛情资讯带给各位听众、观众,以及现场的媒体记者朋友们?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林旭钿

 

  林旭钿:非常感谢“民声热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跟社会、网友沟通交流的平从5月8号到12号,全省遭受了大范围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我给大家展示一张图,能够直观表现这次暴雨情况。5天里全省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呈现出降雨持续时间长,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其中江门台山降雨量达到1032毫米,相当于北京一年半的雨量;深圳的雨量最大也超过了629毫米,这几个城市基本上都遭受了50年、100年一遇的暴雨,这是少有的。

  王晓菁:比如一个小时多少毫米,对于观众来说不太直观,是什么概念呢?一毫米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多少水?

  林旭钿: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比喻就是,一小时70毫米的降雨量,汽车挡风玻璃的雨刮开到最快档也是无法及时除水的。目前来讲,暴雨成灾的有江门,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比较严重的是江门、深圳、珠海,据统计,此次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东莞市3个民工死亡,全省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实际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王晓菁:听完了林厅长的介绍,今天坐在评议席位的邱静,你对最近的汛情有什么看法?

  邱静: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水利系统在防灾减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洪涝灾害防御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水利建设还是欠账太多,跟经济社会发展不太适应。比如,我省有些城市的洪涝标准相较发达国家而言偏低,广州市的洪涝标准是20年一遇24小时排干,而欧美国家达到了100年、50年一遇。另外,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水系规划重视不够,更多关注地面上的建筑,投入很大。但是地下的排水系统建设投入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再就是,群众防灾避灾的意识不强,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比如上次北京的暴雨,在立交桥下积水很深的情况下,有些车主没有意识到危险,还是硬开过去。另外近期有报道称,在大暴雨期间,在广东还有人手拉手往水里走,避灾的意识不强。还有一些山区,有人在山脚等一些不安全的地方建房,结果暴雨造成的地质灾害把房子掩埋了。所以加强群众防灾避灾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希望广东电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王晓菁:我们今天的节目依然通过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珠江经济广播同步直播。广东广播在线、广东民声热线网图文直播,珠江网络传媒视频转播,欢迎各位收听、收看、刷屏。

  另外,我们的热线电话020-36235999已经开通,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我省多地出现汛情。如果你也因为大雨遇到了汛情,或者发现水利设施遭到洪水破坏、要反映水库安全隐患,又或者遇到了农村安全用水问题,欢迎你现在就马上拨打我们广东民声热线的电话,020-36235999反映,林厅长和他的同事将在节目现场为大家提供帮助。

  林旭钿:邱所长讲的很有道理。借此机会,我就洪涝防御工作跟大家做一下介绍。就这场暴雨来讲,我们从预报到预警是非常成功的。这里应该感谢媒体的同志,每一次灾害都把海量信息传递给了社会。目前,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预警,一是天气预报平台,通过10086短信进行发送。二是通过应急平台将洪涝信息通知到全省40多万防汛责任人。三是大量的网络、媒体有关灾害的报道,对减灾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三防工作的指导,今年省防总采取明督暗查的方式,看基层的防汛值守有没有到位等。可以看到,这次灾害我们的应急反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比如深圳这么大的暴雨灾害,截至昨天周一上班,所有交通干道都已恢复正常。但是这次灾害也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城市排涝设施的建设仍然是城市的短板,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一个会吸水的海绵城市,城市的停车场、绿地等能够渗水等。有的专家分析,如果一个城市能够保持至少10%的水面,那么对排涝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二,群众的自我避灾意识有待加强。这次成灾是在星期天,如果我们避灾意识强,那么就可以取消约会、出行,留在家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像东莞3个落水的民工就是去老板家里支取生活费,回来的路上涉水遇害的。

  王晓菁:接下来是现场记者的提问时间,如果有问题请举手示意我。哪位急着要提问?请说。

  记者:我是广东电台的记者唐琳,今天听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水利厅接下来有没有解决的思路?除了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在建设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因为根据深圳市水务局规划评估结果,由于缺乏监督,导致设计意图没能及时落实,管网的系统性没能充分地考虑,这些问题,水利部门是否就此作出表示呢?

  林旭钿:城市的防洪,比如防御海潮、江河洪涝是由水利部门在承担,但城市内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职能在其他部门,目前国务院已下发通知要求对城市排涝进行完善、提高,所以这个问题,建议在以后适当时候再回答。

  王晓菁:那我们的地下管道能不能建到50年、100年一遇呢?我们现在来铺这样的管道,是不是不现实?

  林旭钿:我们的发展模式在世界上是比较独特的,当城市人口预计达到500万的时候实际已经达到800万。相比较欧洲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国、英国,下水道甚至可以开汽车,而我们在降水量比他们多几倍的情况下我们的下水道还只是一条小管道。第二,深圳在发展中还存在二元化的问题。原来关内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关外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逐渐暴露了出来。深圳有那么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信他们会把问题逐步解决。

  王晓菁:哪位急着要提问?

  记者:我是广东电视台的李媚媚。现在城市发展特别快,但是对地上的建筑非常关注。大家比较关注面子工程,不太注意里子工程。水利厅在城市水利规划方面有什么指导、帮助?

  林旭钿:刚才我也讲到,城市整体的对外防洪是水利厅的职能。现在城市在扩张中,地下水系的疏导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希望在落实国务院防涝规划的时候政府有一些新的动作,来解决老百姓出行受限的问题。

  王晓菁:苏少鑫请说。

  苏少鑫:我有一个疑问。刚才林厅长说的大家都很熟悉,在每一次出现城市内涝的时候我们都听到说降雨量大,多少年一遇。作为市民来讲有一个疑惑,当把所有问题都归给老天爷的时候,每一次遇到这种城市内涝的时候,我们城市的排涝措施,职能部门在防灾减灾有没有需要检讨的地方?另外,刚好昨天是防灾减灾日,刚才林厅长说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要加强,我也比较关心社会的公共事务,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偏见还是孤陋寡闻,在昨天的这么一个防灾减灾日,我没有关注到咱们水利厅在防灾减灾的教育上、公民宣传上有哪些具体的事情?我没有关注到,我不知道在座的记者同行、评议员有没有关注到。我想请您介绍一下,面对这次的水灾,水利厅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做得更好的?

  林旭钿:您谈的问题非常实在。暴雨大,这是客观原因。目前城市排涝设施的建设标准还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要求,这是短板。但这不是水利厅的职能。对于防灾减灾的宣传,我们在昨天防灾减灾日在工业大道进行了宣传,同时向中小学校派发了一些资料,加强对学生的科普教育。同时,我们还组织拍摄了一些公益片,宣传怎么减少泥石流等灾害。我们也希望能够跟各位媒体合作,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我们在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的媒体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为什么群众避灾的意识还是有差距,因为广东还有一个特点,我们有大概3千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有一部分人会留下来,但还不断有新的务工人员来广东,这批新来的可能来自长江以北的区域,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台风降雨等天气情况,所以避灾意识不强。

  王晓菁:所以这一块的人群是接下来的重点?

  林旭钿:对。

  王晓菁:我省出现汛情的各个地市,最新的情况如何,当地媒体们最关心的又有哪些方面?我们现在马上连线一下他们了解一下。

  记者:这样的强降水对台山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是江门受灾损失的80%.这次我们采访到,一个村损失了40多万。因为整个村没有排水抽水的设备,农田里的降水只能等10天后自然消退。我想请问一下领导,在农村农田水利的排水,政府有没有防范的措施?像村民就反映,其实农业部门对采购排水设施有补贴的,但对他们来说杯水车薪。类似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好的政策举措,能不能针对各地的情况,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实惠呢?

  林旭钿:非常感谢陈记者,这次台山的暴雨我们非常关注,我们也看到这次灾害对农业的损失最严重,水稻田可能会绝收,在洪水过后可能会改种,我们会跟农业厅、江门、台山沟通共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像这些地方,我们能够解决一定设计标准内的积涝问题。但是要做到1000多毫米不受淹,目前还不能够做到。

  王晓菁:对于贫困的地方,有没有补助的政策?

  林旭钿:按照省里面的政策,对珠江三角洲来讲,我们的补助是引导性的,其中江门补助相对还高一点。粤东西北地区是第二档,少数民族地区等我们补助是比较高的。

  王晓菁:再看看珠海,请广东电视台记者给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

  记者:咱们今年这次暴雨比起去年毫不逊色,强降雨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到12号8时,受灾房屋500多间,经济损失约5800多万元。中国内地最不怕暴雨的地方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青岛的老城,是古代修建的。这次的特大暴雨使深圳形成水浸,但是对面的香港水浸并不严重。

  王晓菁:谢谢。各位听众,我们的热线电话020-36235999已经开通,如果你也因为大雨遇到了汛情,或者发现水利设施遭到洪水破坏、要反映水库安全隐患,又或者遇到了农村安全用水问题,欢迎你现在就马上拨打我们广东民声热线的电话,020-36235999反映,林厅长和他的同事将在节目现场为大家提供帮助。你好,怎么称呼您?

  陈先生:姓陈,从清远打来。

  王晓菁:有什么问题请说。

  陈先生:我说一下我们那里的河堤,低洼的地带,去年冲了三个缺口,政府没管,只是我们村庄出点钱围点泥土。现在稻都种不下。

  王晓菁:我们请林厅长回应一下。

  林旭钿:现在省里面也在逐步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但是整个投入资金的规模和治理进度跟老百姓要求可能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省的规划是到2020年完成中小河流治理。

  王晓菁:连线一下,清远哪位领导?请报一下职务。

  钟局长:水务局局长。

  林旭钿:刚才这位群众反映的情况,你了不了解这个情况?

  钟局长:是什么地方?

  王晓菁:我们回头请钟局长直接跟这位群众联系。

  林旭钿:这些水利工程,往往是比较小的工程,可能不是每个点都非常清楚,我们过后会跟清远水务局到现场了解一下情况。

  王晓菁:接下来抓紧时间,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去年强台风之后走访了一些地方,发现了排水滞后,广东用于贫困农村的项目资金很难申请。在这方面,水利部门能不能根据他们的需要,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呢?

  林旭钿:作为省里面来讲,重点还是关注大江、大河,所以我们把水利建设投入的重点方向跟大家介绍一下。一是海堤加固达标,提高防御标准,主要是粤东、西地区。第二是中小河流治理。一般是指规模在200到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加大治理的力度。

  王晓菁:唐记者提到的问题,对于小水利,常年失修的水利呢?

  林旭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把基层的水利问题解决好。

  王晓菁:其实还是有办法的?

  林旭钿:过后我们会把这些事情督办解决。我们在农村水利方面也面临机制调整之后的真空期。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农田渠道的恢复都是农村为主导,农村自发来进行完善。整个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小孩,这种机制转移之后,要怎么减少真空期,也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王晓菁:时间问题,这个问题只能说到这里。上周,国家水利部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指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工程。下面我们就来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先请工作人员给厅长送上一瓶水。这瓶水是我们的记者从梅州的一个农村带回来的,是一瓶井水,那里的村民现在喝的就是这个水。仔细看,瓶底有非常明显的黄色颗粒状沉淀物。厅长您看看这瓶水,直观感觉这水作为饮用水的话,有什么问题?您觉得它能喝吗?

  林旭钿:农村饮水处理能力有限,水质过滤设施比较简单,尤其是受灾之后。

  王晓菁: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我们说到就要做到”。最近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走访梅州、河源部分山区农村发现,仍有不少农民为饮水安全发愁,急盼喝上放心水。来看一条短片。

  平湖村离镇政府并不远,而且离它两公里的地方就有水库。这么多年下来,民生工程也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林旭钿:国家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省规划人口1795万人,到2013年底,我们已经完成规划任务,建成4129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规划是每个人补助323元。我估计当时在做规划的时候,当时平湖村饮水的情况还可以。按照当时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的标准就没有规划进去,就没有这笔补助。现在平湖村周边出现了情况变化,水井水质出现了问题,周围又没有饮水工程可以解决平湖村的饮水问题,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王晓菁:广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多重视?来看几个数字:过去6年,广东投入90多亿元,共解决了将近1800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解决。不过,广东民声热线记者最近接到报料,有个别地方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通水几个月就报废,农民质疑几十万搞了个豆腐渣工程。来看一条短片。

  短片采访的记者龙俊峰在现场,您有什么要问的?

  龙俊峰:村民认为,水管太差是工程出问题的原因之一,我想问一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材料怎么选怎么用有标准有规定吗?

  林旭钿: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感觉非常可惜,也对不起当地的老百姓。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坚持出现一宗,查处一宗。农村供水的水管也有一定的标准,我们连线一下梅州,看一下是怎么处理的。

  王晓菁:看节目结束之前能不能联系上。

  王晓菁:水利厅之前有没有了解过这个情况?

  林旭钿:上节目之前没有发现过。对农村供水出现的管理问题,前段时间南方农村报记者做过调查报道,水利厅党组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成绩归成绩,存在问题归存在问题。为什么工程通水时间在后,竣工时间在前?这可能是工程列进了那年的计划,因为要按时间竣工,就按计划时间统计上报了。对这个问题,最近我们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住建、环保、水利、卫生等部门共同对全省的工程进行逐宗普查。普查中发现类似于睦贤村情况的,有群众不满意,水量水质、供水有问题的,哪一个市县的问题,就督办哪一个市县。普查过后,我们还要再进行暗访,看看是否把问题彻底解决。如果还出现问题的,我们会进行问责。

  龙俊峰: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不是在建设过程中,制度保障方面有什么漏洞?村长也讲到,让村民监管,他们没有施工图纸,你们也没有施工要求,施工头说只有十几万,这是不是监管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刘志标:我做一个回应。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安全的问题,省里有十几个管理办法,包括建设过程的标准。

  龙俊峰:其实有很多制度、规范,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刘志标:这可能是基层水利局的日常工程监管问题。我们会跟进调查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龙俊峰:目前需要多长时间调查,什么时候有结果?

  林旭钿:我们会在一个星期内把事情搞明白,跟市县一碰头应该就很清楚。这件事给了我们厅一个启示,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怎么监管?我们应该采用一些机制,在推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时候,要建设什么内容,首先要向受益的村庄公开公示。周围的老百姓要作为民主的监督员。因为省不可能每一段水渠都设监督员。我们欢迎群众向我们电话反映情况,大家可以举报。

  王晓菁:苏少鑫有什么看法?

  苏少鑫:看了这个视频,不是每一个村民都那么幸运能够打进民声热线的热线,也不是每一个村能有那么幸运有民声热线的记者到现场。我比较惊讶的是,为什么水利厅的官网上,睦贤村写的是2011年,跟实际通水相差1年多?是不是水利厅对所有的水利工程的核实,是不是下面报什么就公开什么?根本没有监督?能见度是否形同虚设。就是形同虚设,才导致下面的政府做民生工程的时候这么大胆。

  林旭钿: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已经做了修改,改为下面报,我们抽查。当时抽查时可能刚好把这个点漏掉了,没有抽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00多宗,我们只是抽了一部分,没有抽到的工程,可能也存在个别有问题。

  王晓菁:漏了睦贤村,但是对当地的村民来讲就是100%的灾难了。

  林旭钿:全省群众如果有什么情况反映,可以拨我们厅的电话,把情况反映给我们。

  王晓菁: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今天的“广东民声热线”到此就结束了。错过了我们直播的朋友可以留意电视版的广东民声热线,今晚6点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另外,您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关注“广东民声热线”的公众账号,留意我们节目的其他动态。

  下周二同一时间,广东省水利厅将继续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有关农村饮水、水库污染、暴雨汛情等问题,欢迎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20-36235999报料。下期再会。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到政务服务中心检查督导
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