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广东防范台风“妮妲”气象服务纪实

09.08.2016  16:15

  卫星云图上的它,睁着圆圆的“大眼眸”,看不出几分威胁;现实中的它,却带着强风、暴雨、巨浪、狂潮等“组合拳”,直奔广东珠三角地区而来。

  它就是8月2日3时35分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的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是今年登陆广东的首个台风。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灾害风险高……珠三角地区是广东防范台风“最要害”的地区,防灾减灾容不得“闪失”。面对严峻形势,在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广东省气象部门运用气象现代化成果,严密监测、精细预报、靶向预警,用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筑起防抗台风的第一道“防线”。

    超前启动决策服务  

   为防范部署赢得先机  

  7月29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云团尚在酝酿中,台风还未露出端倪。

  “24小时内菲律宾东部洋面将有台风生成。”当天下午,一份《重大气象信息快报》被送到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手中。该快报指出将有台风生成并将正面袭击广东。

  热带低压尚未形成,就超前启动针对台风的决策气象服务——在广东,这并不多见。正是这一信息,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当日即在该快报上作出有关防御台风部署的批示,全省台风防御工作随之展开。

  7月31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多次针对防御台风作出指示,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防御抗击台风工作。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要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准确预报、提前预警。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多次作出批示,在异地视频会商会议上强调要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御工作。

  “‘妮妲’将达到强台风级,最有可能在珠江口两侧登陆。”7月31日,省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庄旭东向省领导汇报最新预报,并给出10级大风区和12级大风区、暴雨和大暴雨分布等精细化预报。

  在台风一步步逼近广东沿海、防御工作进入紧要关头的时刻,气象部门对预报结论的笃定,为决策者有针对性地部署防范工作提供了关键依据。

  根据气象预报,省委书记胡春华于8月1日赴东莞、深圳,现场检查台风防御工作。在深圳大沙河河口水闸,胡春华要求高度重视防浪防潮,切实做好城市排涝疏导工作,确保城市正常运行。1日晚,省长朱小丹先后赶赴佛山、中山、珠海等市“三防”指挥部,指导防风抗风和抢险救灾工作。

  8月1日17时,省政府发出切实做好台风“妮妲”防御工作的紧急动员令,受台风直接影响的地区采取停工、停课、停运、停市、停业等“五停”防风应急措施。

       一键式”靶向发布信息  

   精准服务特定地区特定人群  

  “我们买了沙包回家准备堵门防风,又备好了食品,一家三口呆在家里,不外出了。”8月1日,广州市荔湾区市民刘丽帆刚一收到台风预警短信,就张罗着全家行动起来。

  刘丽帆收到的信息,发自于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为中国气象局与广东省政府共推的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成果,广东96个各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在本次防范台风气象服务中充分“亮剑”。

  “通过各级预警中心平台,全省各县市每隔一小时都会向相关应急责任人发布一次短信。”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张毅说。截止到8月2日6时,198万条决策短信通过各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送达基层应急责任人。

  除了力求预警信息发布的广覆盖外,广东省气象部门更注重精细化的“靶向预警”。“靶向预警即面向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精准发布不同的预警信息。”张毅说。

  “距离大亚湾不到100公里,风力13级!”8月2日1时,紧盯台风动态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员马泽义心中一惊——大亚湾石化区的海潮应急压力大,是这次防范台风的重点区域。“妮妲”强势袭来,恰逢天文大潮,强降雨与高潮位叠加,惠州市沿海地区极有可能出现明显风暴增水。

  马泽义当即拿起鼠标,在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中醒目的红色斑点上,轻轻一圈,选中大亚湾和惠东沿海19个乡镇,点击发布靶向预警。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到这些地区的学校、工地隐患点、危化场所、行政村的800余名安全责任人手中,提醒尽快做好风暴潮防御工作。在收到预警信息后的短短两个小时内,这些地区转移人口4.2万余人,23家石化炼化企业停产。

  同样作为省部共建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实验室研发的南海台风模式,为此次准确预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7月30日“妮妲”编号起,这一模式就将登陆点预报稳定聚焦在珠江口东侧沿海地区,其间24小时、48小时预报路径误差分别仅有54公里和89公里。

   各部门应急措施无缝对接  

   在高效联动中凝聚力量  

  “本来还准备出海捕鱼,幸好听到船上广播中的台风预报,赶了回来。”8月1日下午,深圳渔民老陈一边安置船只一边说。在他身后的海湾中,一艘艘渔船整齐排列,渔民们纷纷赶在台风登陆之前回港避风。

  面对台风威胁,在各行各业从容应对的背后,是各部门应急预案的无缝对接和防范措施的高效联动。

  7月31日,在省防总组织下,多部门在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台风预报、防御知识等信息广为传播。省气象局与省政府应急办联手,通过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面向广州、深圳等17市公众全网发布1.4亿条预警信息。

  省水利部门加强水库河网防洪调度和预泄预排,民政部门做好物资保障、及时开放应急庇护场所,国土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台风红色预警就是命令,各部门积极行动,应急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广东省渔船休渔期原定于8月1日结束,根据气象信息,省海洋渔业部门推迟了休渔开捕时间。7月31日下午,在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巴士海峡、台湾浅滩及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以东海域的所有渔船全部回港避风,鱼排养殖人员全部上岸避险。

  而在台风登陆点深圳,气象部门自1994年开始发布预警信号以来,首次对外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全市防台风和防汛一级紧急响应从8月1日17时开始启动,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四停”措施全面施行。8月1日,深圳列车临时停运160趟次,取消航班100班次。同时,全市463个避险中心全部开放,在市减灾救灾联合会和灾害社工志愿服务队协助下,民政部门共疏散撤离公园及低洼地区域人员8000余名。

  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发布了台风黄色以上级别预警信号的67个市县均在台风登陆前停课。截至2日8时,全省各市县气象局先后启动台风应急响应205站次,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237站次。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8月3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