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郑国光就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17.05.2014  18:39

  5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吸引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前来报道。“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与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有什么进展?”“报告的发布有哪些社会反响?将对国际社会和中国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同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多家媒体联合采访,为公众权威解读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及其影响。

 

  郑国光向媒体解读IPCC报告成果。庄白羽摄影

   准确传递研究最新进展

  3月30日、4月12日IPCC分别批准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而第一工作组报告在去年已经发布。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编写工作于2008年正式启动,共有800多名科学家作为主要作者参与,历时近六年时间。那么,与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第五次评估报告取得哪些主要进展?

  郑国光从6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给出了更多的观测事实和证据,证明全球变暖。第五次评估报告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海洋表面气温、对流层以上高空温度、海平面变化、冰川面积变化等多种观测数据证明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二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是,全球气候变暖一半以上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个结论的可信度超过90%;此次报告中指出,结论的可信度超过95%。三是更明确提出如果全球平均温度超过2℃或以上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四是在影响和适应的评估中引入了气候风险管理的理念。五是指出了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减排重点领域,如能源生产部门,并为各行各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关路径、技术的建议。六是回归科学评估精神,更为科学客观,针对性更强、应用价值更大。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强调了气候风险管理的理念,而中国气象局之前已经围绕着适应气候变化和管理气候风险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对极端气候事件灾害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研究,提高对易发频发灾害的预警能力,同时还加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等气候承载力评估和气候影响的评估。

   国际气候谈判迎来新契机

  自1990年国际气候谈判启动,从东南亚的巴厘岛到北欧的哥本哈根,从拉美的坎昆到南非的德班、卡塔尔的多哈,国际气候谈判步履维艰。郑国光认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发布为处于艰难阶段的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一个新契机,“国际气候谈判要回归理性,要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结合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有针对性地承担各自责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今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将在美国纽约举行。郑国光相信,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给世界各国首脑、国际社会提供相对科学客观的信息,提高各国决策者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提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可能采取的一些措施和路径选择,这将有助于推动各国就气候谈判进程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前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口,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可以提供给我国政府更多科学信息,有助于增强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郑国光认为,该报告将对我国政府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必须自觉行动赢得主动权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而且人口众多,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压力。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气候灾害增多,已经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气候本是复杂性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又增加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使极端气候事件经常发生。”郑国光担忧道,比如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去年南方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也是极为少见;据统计,过去一百年中全国平均气温上升0.91℃,几乎是全球升温的两倍,这些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2013年,国家发改委、中国气象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将适应气候变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统筹协调开展适应工作提供指导。“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要自觉行动,赢得主动权,才能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气候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郑国光说,应对极端气象灾害,气象部门一直在行动,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目前,气象部门已经形成地基、空基、天基等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在观测能力、规模、密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升。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可能还会延续,防灾减灾的形势依然严峻。“防灾减灾工作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对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郑国光分析道,这是气象部门提升预报预警能力的瓶颈,亟待突破。因此,中国气象局正在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目的就是提高气象预测预报业务的科学水平,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全心全意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是气象部门的工作宗旨。”郑国光说,气象部门当前瞄准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比如城乡结合部、工地,推出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使气象预报报得准、发得出、传递及时,让社会公众收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真正发挥气象信息防灾减灾的价值”。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