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召开

02.07.2014  00:13
日前,第八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及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共同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

原标题:第八届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召开

  日前,第八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及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共同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会上,中外专家就疝和腹壁外科的可持续性发展,疝手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展开了系列交流与对话。

  疝俗称“小肠气”,医学专业称为“疝病”,即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而产生的疾病,有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食道裂孔疝、盆底疝等临床类型。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新发的腹股沟疝病人,以及50万例以上的其它各类疝。疝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引起腹部坠胀、腹痛、便秘、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小孩则可因疝病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尤其是疝嵌顿等严重并发症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手术是治疗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然而由于患者对疝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对疝病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低,以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采用注射硬化剂,甚至采用“偏方”治疗,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陈双教授在会上强调了疝外科医师的手术安全性问题。他表示,疝外科医师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疝修补手术,认真学习和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严格规范手术方法,坚持无菌概念,仔细止血,注意修补材料和缝线的选择及严格的补片缝合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