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华南信用管理论坛隆重召开

14.12.2015  22:49

  12月11日,由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2015)华南信用管理论坛”在广东大厦隆重召开。来自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等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和各地金融界、工商界、高校、信用服务机构等业界代表、行业精英以及信用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启动之年,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条件,信用管理社会化和社会管理信用化也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在此新形势之下,本届论坛以“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深入研讨和交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传承华南信用管理论坛“宣传信用文化,创建信用社会”的宗旨,对促进“诚信广东”建设,推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雍和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雍和明在开幕式上代表联合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前五届华南信用管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搭建信用管理领域的研究、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华南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金融类高等院校,建校65年来,学校始终依托金融行业发展,扎根金融行业办学,服务金融行业需求,彰显出鲜明的金融教育文化、金融创新文化和金融服务文化。学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已历经十余年,在信用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极培育和倡导信用文化,以建设“信用社会”为已任,在决策咨询、规划编制、宣传培训等方面为广东、华南地区乃至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智囊和桥梁作用,学校将继续集聚优势资源协同创新,力争将信用管理专业打造成高水准、国际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势专业。
 


广东金融学院与北京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论坛开幕式上,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秘书长程晓代表主办方作《广东省企业信用联盟(2014-2015)工作报告》,同时公布了2015年度广东省优秀信用企业表彰名单,并宣读了本届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随后,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王醒男教授代表校方与北京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在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为普及信用管理知识,宣传信用文化,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金融学院联合编著的《信用广东知识读本》、《征信理论与实务》已正式出版,随后举行了知识读本和教材的出版发布仪式和《广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蓝皮书的启动仪式,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也同时宣告成立。

  在上午的主题演讲中,首先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思敏发表了题为《大数据时代征信业的发展与规范》的主题演讲。她首先分析了大数据征信的发展动因与运行特征,指出市场需求、技术变革和政策支持三股力量将会极大地推动大数据征信的发展,但是大数据征信发展还存在数据缺失、隐私信息界定不明等问题,她指出,人民银行作为培育征信市场,监管征信行业的监管主体,在推动征信市场的发展中将始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在充分尊重市场创新,发挥新兴征信业态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牢牢把握征信业务定位,尤其要重视和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伟东在主题演讲中指出,2015年是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实施的启动之年,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进展情况可以概括为”出规划” 、“抓示范” 、“搭平台” 、“建机制” 、“定标准” 、“促应用” 、“广宣传” ,同时他还就下一步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包括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与完善、公共信息用信息的公示与查询、信用联合奖惩、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与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自律、信用业务培训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和阐述。
  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与供给侧改革》的主题演讲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用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信用管理学会创始会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起草人及专家论证组组长、《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专家论证组组长吴晶妹认为,市场经济的缺陷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公平,贫富悬殊差距过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治理存在漏洞,依赖社会保障、救济和公益等手段进行的现有社会治理只能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不能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必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会使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发生重大改变,信用规则成为社会治理的新标准,信用资本是信用经济运行的核心。她进一步从信用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和目标,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劳动力、资本和制度的创新,提高创新者成活率,创新产品转化率,使经济主体能够便利获得资源,而信用管理可以使劳动力、资本和制度等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通过信用信息库与平台的建设可以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从而给为大多数人增设发展的渠道;通过信用监督管制度与政策可以创新监督管制度,从而为大多数人打开上升的空间。
  随后,北京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卉、上海维氏盾企业征信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潘凌佶、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东省融资租赁协会会长、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执行会长、PPmoney 互联网金融平台创始人、董事长陈宝国、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副主任史福厚教授、易宝支付-天创信用服务公司总经理李文贤也先后就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征信如何创新从而助力风险控制的具体实践、实地征信创新模式如何实施、信用服务创新如何助力互联网+大数据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分享互动为联接的共享金融等新金融业态腾飞、信用评级手段在政府监管中如何应用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嘉宾互动交流


  在接下来的嘉宾互动交流环节,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林海东、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王醒男、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骆坚、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处长伍辉、广东省商务厅市场秩序与调节处副处长黄述芸等作为嘉宾代表就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能边界、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主导层面所开展的具体工作和提供的服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等话题与参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和讨论。
 


分论坛


  下午分别举行了 “大数据背景下的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电子商务及网络金融信用管理创新经验交流”和“信用管理服务与企业信用管理经验交流”三个分论坛。上海正名资信评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克全、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信用部长徐进、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评级认证中心国际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中贸易商务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洪分别就上海自贸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深圳前海自贸区信用体系建设、东莞智慧信用乡镇建设等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分享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大公国际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集团副总裁宋红光介绍了政府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的主要模式与创新构想;创兴银行中国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广州支行行长白少凌、百融金服副总裁王立新、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会长张闽、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信用总监谢杰鹏等金融机构、信用服务中介、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的代表在论坛上先后就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银行业务与风险管理创新、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网络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模式与创新等信用管理热点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和广泛交流。
  本届论坛,与会代表们以前瞻性的思考,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展开了智慧的交锋,进行了思想的碰撞,纵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路模式与革新,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推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连续六届华南信用管理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大大提升了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在广东和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