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开幕

25.10.2014  02:32

  腾讯科学讯 10月23—3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5位青少年科学英才将齐聚一堂,展示自己出色的科学探究能力、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个人素质,接受专家学者的评审和检阅。

  本届奖励活动从2014年5月开始启动,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669名学生提交的正式申报材料。为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严谨、权威和公正,组委会聘请了百余名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教授、研究员担任评审专家,经过资格审查和初评环节,最终评选出来自全国26个省区及港澳地区的100名学生晋级终评,终评报名阶段6名学生提出弃权,最终实际参赛人数为94人。

  在为期7天的终评活动中,参赛学生将先后接受知识水平测试、项目问辩、综合素质考察等一系列环节的考验。终评评审委员会将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科研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将确定“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获得者3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35名和三等奖50名。颁奖典礼将于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市十一学校隆重举行。届时,来自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的领导和嘉宾将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在紧张严肃的评审活动之余,活动组委会还将为学生们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如参加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讲座交流、青年科学沙龙、与青年科学家对话、与小学生手拉手科学实验社会公益活动、参观中国工程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让学生们真正享受比赛过程,体验科学乐趣。

  诺奖科学家报告会暨开幕式将邀请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斯坦利普鲁西纳教授,以报告会的形式,与参赛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为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科研方法、开拓视野,组委会专门邀请王蕴红、孙平川和周坚三位教授,以对话的形式,与参赛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交流创新经验,提出殷切希望。

  为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组委会特意在北京市十一学校安排了半天的与小学生手拉手社会公益活动。百名参赛选手将与小学生们进行一对一的科学小实验,透过有趣的科学现象为他们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体会分享知识的快乐。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创立于2000年,旨在选拔和奖励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活动接受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中学生自由申报,希望透过学生的个人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和发展后劲的学生,向著名高等院校推荐,并资助他们进入大学后继续开展科学研究,鼓励他们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事业,用自己的“青春梦”托起“中国梦”。主办单位不仅关注获奖学生,同时也表彰支持获奖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学校或研究机构。这项活动的设计参考了美国具有70多年历史的科学人才选拔计划(Science Talent Search),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使之发展成为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和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