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07.2014  12:42

  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价值进行了评审和认定,从此前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评选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

  广东省入选该名录的非遗项目包括传统岭南医药、抽纱(汕头抽纱、潮州抽纱)、潮州彩瓷烧制技艺、陶瓷微书、传统香制作技艺(药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寮步香市、锣鼓艺术、粤剧等。目前,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正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天。

  全国:获批数量创历史新低

  本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共有298项。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达到355项之多,包括新入选191项与扩展项164项。与之相比,今年的入选数量却呈大幅下滑趋势,数量创下了历史新低。

  “为了控制申遗项目的质量,国家在非遗项目数量上相对进行了精简。”广州文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主任朱钢解释,由于经过前三批申报,目前已有上千项有价值的项目被挖掘出来,剩下的项目评审必须“优中取精”。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也认为,获批项目的减少,表明非遗“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正在得到改善。

  在往年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审中,餐饮类并未受到很大的关注。今年在获批数量整体减少的情况下,餐饮类却有所提升。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云南蒙自过桥米线、德州扒鸡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项目都榜上有名。

  “由于餐饮类的项目与产业挂钩比较密切,过去评委们会担心部分企业通过申遗来谋取利益,与非遗保护的宗旨背离。”宋俊华说。然而,近年来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热捧,各地的传统餐饮文化也相应呈升温趋势。“不过,与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饮食项目总数相比,目前获批的项目还是相当有限,这说明国家仍对相关项目有所控制,没有完全放开审批。”宋俊华说。

  白酒项目在本次评选中就被暂时搁置。“这是因为酒类项目在第二批已经评过了,许多中国名酒都已榜上有名,白酒的评审到第三批就基本停止了。”朱钢表示,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二三线的酒类品牌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但对白酒类是否应该大规模进入名录,专家还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次评选暂时不将白酒纳入评审范围。

  广东:岭南医药备受关注

  在本次评选中,不少具有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也纷纷入围,其中岭南传统医药最受人瞩目。珠海一指禅推拿、深圳贾氏点穴疗法、汕头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等项目都先后上榜。

  “在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中,岭南医药文化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广东喝老火汤、喝凉茶等民俗习惯,也在无形中延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朱钢认为,这些项目的入选可谓“实至名归”,其中不少还来自珠海、深圳这类珠三角的发达地区,显明传统医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仍然保持活力。

  除岭南医药外,本次入选的部分广东非遗项目过去并未受到充分关注。来自东莞的寮步香市就是其中一例。寮步香市历史悠久,以销售莞香而闻名。香市起源于唐代,在明清时期最为繁荣。寮步香市曾与广州花市、廉州珠市、罗浮药市并称为“四大名市”而扬名天下。然而,寮步香市后来随着莞香生产的停顿而走向没落,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年在当地政府的悉心经营下才重新有所起色。与寮步香市紧密相关的莞香制作技艺,也在本次名录入选。

  “寮步香市入选的经验告诉我们,未来要获得评选,申报单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朱钢表示,未来获批国家级非遗的项目越来越少将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意味着各地申遗的需要得到相应提高:“各地需要对非遗项目的传统价值进行更有逻辑的论证和更清晰的表述,才有助于增加申遗成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