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啃老问题纳入第四次老年人生活状态抽样调查

02.08.2015  10:37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昨起在全国展开,此次调查涉及样本量达22万,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龄国情调查。此次调查采取入户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空巢、失独、啃老、以房养老,这些近年来养老领域的热门词汇,都以明显或含蓄的方式进入了调查问卷。

此次调查主要通过入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分为5份,分别是个人问卷(长表)、个人问卷(短表)、县(市、区)问卷、乡镇/街道问卷、社区(村/居)问卷。调查问卷表上标明由民政部制定,由国家统计局批准,还列有批准文号和表号,标有此次调查问卷的统一标志,主要是选择题,也有部分填空题和问答题。

这5份调查问卷中,后3份问卷是针对一个地区老龄状况的宏观调查,前两个表格则是针对老年人个人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九大板块”,包括老年人的基本状况、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照料护理状况、经济状况、宜居环境状况、社会参与状况、维权状况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每个板块都包括多个问题,健康状况这部分包括20个问题,是问题最多的板块,照料护理状况板块问题最少,包括7个问题。

调查问卷的问题很具体,“你的户籍属于哪种类型?”“您家里有重大支出谁说了算?”“今年以来,您是否跌倒过?”“您是否办了老年优待证(卡)?”,这些问题,都针对具体情况,老人也可以方便地给出明确答案。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与前三次调查相比,第四次调查的样本量扩大了10倍。除港澳台外,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66个县(区)、1864个乡镇(街道)、7456个村(居)参与调查,样本量达22.368万,总抽样比约为千分之一,将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具体到北京,共涉及7个区县,包括朝阳、东城、西城、房山、丰台、海淀和顺义区,每个区县抽取的老年人数统一为480人。每个区县都将有督导员和调查员,其中督导员将纳入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和学生,调查员入户时佩戴统一标志。

这些调查员和督导员都由哪些人担任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督导员一般由老龄、民政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要求熟悉了解老龄工作和调查业务。调查员要求具备一定调查经验,有较强沟通能力,每个村(居)委会配备 2至3 名调查员。

针对督导员还包括北大和人大的教授和学生,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两个学校都有人口和老龄研究所,这次选择的就是这些研究所的老师,他们曾经多次承担国家的调查统计任务,对于老年人的调查统计工作有丰富经验,他们担任督导员,有助于发挥优势,可对一线调查员给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指导。

  焦点

  失独、空巢、以房养老隐蔽进入调查问卷

北青报记者从这份调查问卷中发现,除了覆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多个基本方面,还有很多紧跟社会热点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而养老领域中的失独老人、空巢老人、以房养老是新出现的热点。

这份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没有遗漏这些热点。记者注意到,这些问题出现在调查问卷里的方式比较隐蔽。比如在家庭状况板块,其中一个问题是问老人有没有子女居住在外省,以及在外省的子女每年回家看望几次,虽然并没有直接问老人是否为空巢老人,但通过这个稍微委婉的方式,也可以得出空巢老人的信息和情况。此外,在经济状况板块,有一个问题是问老人是否愿意出售、出租、抵押自己的房产换取养老金,虽然没有明确提,但这基本就是以房养老的概念,通过这一问题,也可以看出老年人对以房养老这一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新概念的态度。

而关于失独老人,或许涉及老年人不愿意谈论的悲伤的事情,出现得更加隐蔽,比如在经济状况中,有一条是老人是否领到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特别)扶助金,这是政府针对我国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发放的扶助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失独老人的情况。有的事项则出现得比较直接,比如有个问题就直接问老年人是否觉得自己的子女存在啃老现象。

■关于空巢老人

您有子女居住在本省以外吗?1.有 0.无

您在本省以外居住的子女有几人? __________ 人

您在本省以外居住的子女每年回家看望您几次?

1.少于一次 2.一次 3.二至三次 4.四次以上

■关于失独家庭

您现在每月有以下固定收入吗?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特别)扶助金 ________ 元

■关于以房养老:

如果把房子出售 /出租/ 抵押以换取养老金,您愿意吗?

1.愿意 2.不愿意 3.看情况

■关于啃老:

您是否觉得您的(孙)子女存在“啃老”的现象?1.是 0.否

  追访

  调查员:闭门培训两天

  学会问敏感问题

对于此次调查,北京市老龄办相当重视,调查启动前一周,就发给调查涉及的相关区县老龄办通知,要求对开展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北京地区督导员调查员进行培训。每区5名督导员,16名调查员以及高校师生督导员参加此次培训。东城区和平里街道的李梦捷就是接受培训的调查员之一,他介绍,自己平时在社区从事民政相关工作,“发放高龄津贴啊,入户提供帮助这些,对辖区老人状况比较熟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培训主要包括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抽样调查流程讲解、调查问卷讲解、调查方法和技巧,同时,对于调查方法也着墨较多。市老龄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次调查对象是老年人,可能会对问卷调查中的某些问题比较忌讳,或者觉得是个人隐私不愿回答,还有些老年人因为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理解一些调查问题的含义,个别被抽中的老年人可能还会拒绝入户调查,所以更需要调查员提高沟通技巧,克服这些困难。

李梦捷认为很有收获,“有的问题不好开口直接问,比如问人家是不是丧偶了,你直接说估计不行,换成比如问叔叔最近身体怎么样,引出对方讲述,可能对方就不那么排斥。”

他们测算过,认真填完一份调查问卷需要至少40分钟,而他和另一位调查员一个月内需要入户调查30位老人,“有的人不一定在家,就得提前摸一遍,抓紧推进吧”。

  对话

  调查员选拔偏重民政阅历

  对话人:市老龄系统相关负责人

北青报:调查员的选拔上有何特色?

相关负责人:调查员选拔上,一个是社区那些从事民政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养老这块儿非常熟,另一方面他们对社区比较熟,这次是入户调查,现在你想进人家门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不认识的人根本进不去,本社区的人都是熟人了,工作相对便利。另外,大学生村官也不少,他们文化功底好,对调查问卷以及方法的领悟能力强一些。

北青报:此次调查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相关负责人:调查的核心是真实,此次对象是老年人,有些问题,比如家庭和收入状况,可能涉及隐私,很多人不愿意和陌生人讲,但调查就需要获得最真实的信息,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调查员提高沟通技巧,对困难有提前准备。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