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城市底蕴何以越加深厚?奉献、坚守、耕耘者,一个都不少
■宋涛率领的松山湖女篮已在全国打出声威
■丁万松对球员的技术动作要求异常严谨
■方伟民一路见证着东莞篮球民间基础的发展过程
东莞时间网讯 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广东代表团竞技项目成绩位居全国前列,东莞运动员发挥出色,共计斩获7金6银4铜、40余人次进入各项目前八名。在这其中作为“篮球城市”的绝对优势项目,东莞篮球选手稳定发挥,一举获得男篮成年组季军、青年组冠军,女篮成年组冠军、青年组亚军;三人篮球项目,男子青年组东莞麻涌队夺冠、广东队第五,男子公开组东莞队第七,女子公开组东莞松山湖队位居第四……
一连串实打实、撑起广东篮球荣誉基石的闪亮成绩,彰显着东莞篮球在职业、民间多重领域的强劲实力,如此表现在目前全国15个篮球城市中难有比肩者,缘何如此?本篇天津全运会总结专题“津彩背后的精彩”将目光投向三位不同身份的东莞篮球人:前国手宋涛、市体育局退休领导方伟民、市体校教练丁万松,从他们各自做出的不同贡献,大抵可以洞察出东莞篮球的深厚根基所在——贡献、坚守、耕耘者一个都不少,各个都在为东莞篮球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退而不休
方伟民:一辈子都放不下篮球
年过花甲、接近古稀的时刻,当大多数人选择安享晚年之时,1951年出生的方伟民依然没有离开体育场:以最近一个多月为例,上月初担任领队,相继率东莞男篮征战全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公开组预赛、决赛后,他又作为市篮协常务副会长,代表东莞去往江苏常熟参加本年度的全国“篮球城市”交流活动,9月18日回到东莞连家都没回,直接到了麻涌,继续随东莞市男篮备战本届省联赛决赛,目标直指三连冠。
“累吗?我没觉得有多累,可能是搞了一辈子体育工作的原因,我现在的精力依然很充沛。”训练场边的方伟民说道,“从东莞市联赛到广东省联赛,今年又有全运会,我的日程都是跟着比赛走,非常充实。从小就开始打篮球,到现在还是放不下,我和太多太多的东莞人都是这样。”
如其所言,1970年就开始担任体育老师的方伟民,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东莞县体委(后为东莞市体委、体育局)工作,负责群众体育项目,2011年在东莞市体育局副局长职务退休后,方伟民并没有离开体育战线,依旧在东莞多个体育社会组织担任职务,其中尤以篮球为侧重。
作为地地道道的东莞老体育人,方伟民道出了东莞体育的发展核心,上世纪90年代初,在大举吸收人才、“孔雀东南飞”的历史机遇中,东莞引进大量体育专业运动员,不仅创造了1990年省运会团体总分第一、3人13次超6项世界纪录的“奇迹”,更为东莞体育后续发展埋下种子,二十余年发展从未止步,直至本届全运会佳绩频现。
全运会东莞篮球强势爆发的背后,与本地职业、民间篮球深度融合的长期积淀直接相关,这其中2003年由方伟民牵头创立的东莞市联赛当属中流砥柱,这块云集32支镇街队伍的草根联赛,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本地球王”,直接造就了东莞男篮在广东省联赛连续夺冠的骄人成绩,在广东篮球版图中,东莞的优势地位已经通过一系列赛事呈现。
“有了市联赛基础,我们之后又举办了东莞市公务员篮球联赛、东莞市企业联赛、东莞大学生篮球联赛,从不同层面调动着大家的篮球热情,每次去到比赛现场,我都能被热烈的氛围感染,感觉很欣慰。”方伟民介绍道,“现在我们还在努力,争取把东莞篮球的比赛做得更丰富,比如今年开始的小学生篮球联赛,就填补了校园篮球的空白,让东莞的孩子从小到大,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有比赛打。”
很大程度上,东莞体育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体育的典型代表、成为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正是因为有着几代体育人的坚守,方伟民正是其中缩影。
情怀难舍
宋涛:东莞篮球让我更有归属感
9月20日,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会见第六届东莞市道德模范,人群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异常抢眼——在此前当选东莞十大慈善人物后,宋涛凭借显著贡献再获嘉奖,一连串的荣誉背后,见证着其对于公益事业的一片热忱。
无论何时回溯中国篮球史,宋涛都绝对当属绕不过的里程碑式人物——作为“NBA中国第一人”,年少成名的他在1987年便站上全世界篮球最高舞台,却因为受伤不得不终止追梦之旅。但即便如此,1988年汉城奥运开幕式,宋涛依旧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结束运动生涯之后的“人生的下半场”,其进行职业转身,进入高新科技领域,充满挑战的人生蜕变之路进行同时,宋涛心中对于篮球的挚爱之情从未退却,以此而生的慈善事业更是同步迈进。
2009年初,作为东莞市人民政府顾问、松山湖管委会科技产业发展战略顾问的宋涛来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正式开始了东莞创业之路。八年努力之后,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又名“东莞药港”)正式成立,主运营商选定由宋涛担任董事长的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在东莞努力于更高起点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当下,生物技术产业有望成为东莞经济发展全新增长极。
“真的是这样,我在其他地方也做过不少事,但只有东莞让我真正感到了由衷的‘归属感’。”宋涛说道:“作为一名老国手、老篮球人,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专职,来到东莞之前,知道这里是‘篮球城市’,有着宏远等几支CBA职业俱乐部,然而真正常驻之后,东莞篮球的基层氛围更加震撼了我。”
据宋涛介绍,这样的感触来自于两件在东莞实属正常,但在外来者看来却足以称道的篮球事件:其一,初来东莞在大朗参加一次活动,他得知该镇竟已有三级联赛建制;其二,第一次在东莞过年,朋友圈满是各镇街篮球比赛消息——“过年反而是篮球最火的时候,这样的氛围太让人惊叹!”
就此,宋涛开始在松山湖拉起女篮大旗,2010年起,从最早的几名老将开始,在其和妻子、同为女篮前国手彭萍的带领下,松山湖女篮从东莞市联赛丙级冠军、乙级冠军一路跃升至甲级冠军,且从2012年至2017年完成六连冠,不仅书写着正在进行中的传奇,更为东莞女篮增添全新竞争动力,在松山湖的“激励”之下,其余各镇街纷纷加大投入,“一家独大”之后,“百花齐放”格局正在形成。
今年6月三人篮球正式进入东京奥运会,由此全运会在7月临时增设此项目,东莞派出多支队伍代表广东参赛,女子公开组的东莞松山湖最终跻身全国四强,这让宋涛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三人篮球很有群众基础,在东莞很有发展前景。”
正是满腔热忱,宋涛在工作之余从未远离中国篮球,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曾表示:“宋涛是我的前辈和老大哥,他1984年就参加了奥运会,1986年被NBA选中,如果不是意外受伤,他可以改变历史,改变很多人。但任何第一个去尝鲜的人也许就是坎坷的,但也是破冰的,他为后来人做了很多贡献。”之前,他担任中国男篮名誉领队,并和前国家队主帅宫鲁鸣有过在中国进行青训改革的建议;同时在《东莞日报》撰写专栏,发表个人独到见解,获得业界内外一致肯定……
“也许正是增添后的人生轨迹,让我重新回到篮球时,有了宏观层面更多不一样的思考。”宋涛说道:“东莞这一方篮球沃土,让我更有归属感,作为东莞人、湖(松山湖)人、我很骄傲,很幸福,东莞对我厚爱有加!”
埋头苦干
丁万松:东莞可以走出更多国手
9月21日凌晨4时,就在大家还沉浸在深深的梦香之时,东莞市体校女篮总教练丁万松,又一次带着弟子踏上了前往外地比赛的征程——如此行程已是惯常设计,“早早到了之后,大家抓紧好好休息,训练才有精神啊!”丁导解释道。
时刻不忘“训练”二字的丁万松,对待工作几乎到了严苛至极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辽宁营口的他是专业篮球运动员出生,退役后开始担任教练,不仅把自己的女儿丁园培养成了中国女篮国手,男队员中也不乏史鸿飞这样的CBA现役球员,而从小熟识的这两人现在也走到一起,未来可能继续给这个“篮球世家”增添成员。
2011年,丁万松来到宏远俱乐部负责青训,恰逢球队与东莞市体校合作共建,便统筹负责三队事宜,同时开始了东莞市一级女篮的重新筹备之路。
从彼时算起到本届全运会,短短六年时间,丁万松带出的球员已在中国篮球舞台接连闪耀:近两年开始在中国女篮站稳脚跟的李月汝,今夏出战亚洲杯后,全运会青年组力助广东夺得亚军,与同样从东莞走出的于悦、毕慧怡、胡珂构成球队主力框架;男篮这边,胡明轩进入广东男篮成年队,得到世界级名帅尤纳斯多次点名表扬,前途被广为看好,青年组中徐杰、杜润旺、李佳益代表球队勇夺冠军,决赛表现尤为关键……
这些球员的茁壮成长,与丁万松及妻子原晓新多年来对他们生活、训练的多重照顾密不可分,都是10岁出头的年纪远离父母来到东莞,丁导一家因此有了更多“孩子”,自掏腰包为大家买东西习以为常,全运会后李月汝、徐杰回校探望恩师,谈及这段往事也均印象深刻。
“来到东莞,女篮是一张白纸,队员们也都是一张白纸”。丁万松回忆道:“我的工作从选材开始,像李月汝是山西人,徐杰近一点,来自惠州博罗,家长把孩子交给你,你要是不一门心思好好带,不仅对不起家长的信任,更浪费了孩子们的天赋,他们绝对有能力到职业赛场、国家队。”
关于丁万松狠抓训练、严加管理的事例不胜枚举:全运会期间他带着队员去天津观赛,每天都要跑步练体能;为了让队员好好长身体,每天在食堂都监督吃饭,必须保证“七荤三素、水果搭配”的营养比例,严厉杜绝碳酸饮料;为了保证休息,队员们不准玩手机,要玩就把篮球当作“手机”,随时拿在手里熟悉球感。
工作方面极度上心,导致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丁万松难以兼顾,甚至有些“马虎”:女儿送他的名牌旅行箱,在机场托运行李时忘了拿回来,为保证队伍行程不受影响索性不再寻找,随便找几件衣服对付过几天的出差;自己手机丢了也没时间补办,反正队员在哪儿他就在哪儿,要想找一定能找到……“丁导在业务方面非常非常敬业,节假日主动带队加练都已经是习惯,最近为了更好管理队伍,主动调整了宿舍……这样的作风坚持这么多年,很难不出成绩。”市体校校长王峰介绍。
“以校为家,桃李遍地”,可以说是丁万松的真实写照,夫妻二人加上丁园,在市体校分别负责三支队伍,未来继续培养出国手,是他们一家职业计划的新目标,从这么多年的成果来看,想来也不是奢望!
【专题策划:雷石鹏 何杰 专题统筹:刘爱琳 专题撰文:王晨征 专题图片:郑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