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手艺渐行渐远 五旬老人编织48年盼传承(图)
图为白贤坊在编织背篓。刘力摄
中新网重庆8月7日电 (刘力 蒋青琳)过去,家里日常用具大多是用竹子加工而成,那时候做篾匠的人不少。然而,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从事编织行业的匠人逐渐退出,再难以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作为重庆酉阳县竹编技艺的一名传承者,白贤坊如今忧心忡忡:手下的学徒都没能坚持下来,传统竹编工艺后继乏人。
“背篼多少钱?”“150元一个。”7日上午,在酉阳县酉酬镇王家坝“老篾匠”白贤坊的一间小店里,几位中年妇女正笑呵呵地挑选着竹制用具。58岁的老篾匠白贤坊一边介绍着自己的产品一边忙着编制篾器。记者发现,在这个不算宽敞的房间里,堆着几摞背篼等竹产品。几分钟时间,白贤坊在忙着手里活儿的同时就做成一笔生意,数着手中刚成交所得的钞票白贤坊惬意的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靠着编制竹产品,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多元。
篾制品轻巧耐用,是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没有塑料制品,农村大量使用筲箕、筛子、晒席、蒸笼、背篓、箩筐等各种篾制品,这让篾匠行业很红火,不少人都拜师学习当篾匠。白贤坊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了篾匠生涯。
“当时才10岁,初次接触学习,手掌和手指伤了好、好了又伤。”白贤坊伸出粗糙的双手,上面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疤痕和老茧,便是多年编织背篓留下的。这些年,刻苦的他外出只需带着一把篾刀,游走在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因技艺精湛、要价不高,生意源源不断,一把篾刀便为家里挣来一摞钞票。
编织篾货看起来简单,但学起来并不容易。曾经村里有几个人对编制篾器很感兴趣,要求跟着他学习。“我编一个背篼只要几分钟,他们学一下午还没学会。”白贤坊说。
“现在会织篾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年轻人觉得织篾货是老辈人的事情,尽管卖篾货能挣钱但是都不愿学。”白贤坊说着,对篾具的前景透出一些担忧,老一辈们薪火相传的行当,如果丢掉实在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