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世博会人气渐旺 中国馆“小清新”风格受赞

27.05.2015  21:33

  中新网米兰5月27日电 (记者 李季)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启幕已近一月,目前人气渐旺。在众多场馆之中,被花海围绕的“麦浪”造型中国馆,以其独特的“小清新”风格吸引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本次米兰世博园区游客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

  米兰世博园区人气渐旺 “学童游”成独特风景

  走进意大利米兰世博园区,首先感受到的是满满的人气。虽然不是公共休息日,但园区内人流密集,十分热闹。游客以意大利本地人为主,也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这其中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的,是穿着统一服装、由老师带队前来参观世博的学生团体,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初高中学生,这一类团体人数众多,各个年龄层面的孩子们一路走走跳跳,尽情展示着好奇心和活力,成为米兰世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虽然从规模和游客数量上不及2010年上海世博,但本次米兰世博的一些热门场馆之前,游客还是排起了长队。

  本次米兰世博的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聚焦农业、粮食和食品三大主题。为契合主题,巴西馆推出感应式步行网,体现多种族社会的交汇融合,以及人类在食品研发、种植、消费上息息相关的联系。步行网上内置了很多感应装置,随着踏步的不同,会获得不同音响效果的反馈。不少年轻人不惜排队等待也要到这个“大网”上去亲身体验一番。现场不时传来游客的欢呼声,与音乐声交相呼应,更显热闹。

  东道主意大利馆今年以“意大利孕育地”为主题,其整座建筑是棵大树,所使用的水泥有光触媒功能,一接触阳光,就可将空气中的污染转化为惰性盐。其富有创意的外形、新奇的理念同样吸引到了不少游客排队观展。

  中国馆弘扬传统文化 “小清新”风格受外国游客喜爱

  在本次世博众多琳琅满目的场馆当中,一个由大片黄色花海围绕、整体外观形似滚动麦浪的场馆独辟蹊径,摒弃了多样的色彩和高科技的噱头,颇有些“小清新”的感觉。也因此吸引了很多游客排队参观。这就是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的中国馆。

  本次米兰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参加境外世博会,占地4590平方米,为第二大外国自建馆。暖黄色的孔雀草、金鸡菊、金盏菊等花卉打造,故宫红墙、胡同、先农坛、长城、卢沟桥的狮子以及市树国槐等北京元素镶嵌在花海景观之中,与麦浪相映生辉。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持建筑师、清华大学副教授陆轶辰说: “‘麦浪’的屋顶是把山水和城市的天际线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形式,我们希望‘中国梦’建立在城市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以及相互支撑之上。”

  中国馆不仅外表靓丽,其展示角度也丰富多样。在米兰世博中国馆表演民族歌舞的的云南哈尼族姑娘们告诉记者,整点演出的民族歌舞几乎场场爆满,观众反响热烈。记者采访期间就有多位外国游客要求与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姑娘们合影。当记者问到每天参与表演,自己甚至都没有时间去逛逛其他场馆时,这些哈尼族姑娘们表示,能亲身参与到米兰世博,展示中国文化,已经觉得非常开心、满足,而接下来他们也会抽出时间,在世博园区和米兰走一走、看一看。

  在人气火爆的中国馆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队等待参观。来自希腊的Coral跟她的朋友也在队伍当中,看到记者一行,他们热情地用并不标准的中文喊出“你好”。Coral表示,虽然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一直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最喜欢的是中国美食,等观展结束,就准备去中国馆后的餐饮区“大快朵颐”。

  在中国馆里我们还遇到了意大利人、业余摄影师Jerome,他对中国馆内由两万多根LED光柱组成的“麦秆”方阵非常感兴趣,一直从不同角度拍摄其变换的图案,还与我们的摄影记者交流起了摄影技术。告别之前,他对中国馆和中国文化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馆不仅受到外国游客的喜爱,还能看到不少国人的面孔。来自中国广东的小欧是一名交换生,目前就读于米兰理工大学。5年前,她还作为志愿者参与了上海世博会。谈及对本次米兰世博的感受,小欧说,在规模上米兰世博会要比上海世博小得多,但因为规模小,米兰世博更容易“逛透”。对于中国馆的外形设计,小欧认为体现了中国风格,展示也十分到位,她还会推荐自己的其他同学过来。

  根据中国贸促会统计,本届世博会开幕20天以来,中国馆以精彩的设计和良好的运营服务广受关注,已累计接待参观者25万人次,日均参观人数破万,是米兰世博园区游客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

  此外,以“中国种子”为理念的中国企业联合馆和盘龙造型的万科馆,日均吸引游客数量也分别达到约5000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