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粤东西北人均GDP增速 连续10年跑赢珠三角
治国理政新实践
研究显示:广东区域发展不协调得到抑制,然而后劲的差距并未缩小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周伟
7月29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发布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称,广东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粤东西北人均GDP增长率已连续10年超过珠三角地区。不过,《报告》同时指出,发展后劲最强的仍是珠三角地区,发展后劲相对较弱的则是粤北地区。
◆成绩
人均GDP:区域差距在缩小
“粤东西北人均GDP与珠三角人均GDP的比率,已从2005年的24.9%,上升到了2015年的31.3%,两者差距已明显缩小。”课题组研究员游霭琼表示,尤其是2013年以来,随着振兴粤东西北“三大抓手”战略的实施,该区域的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高速公路、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大大改善了粤东西北地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从而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加快发展。2013年以来,广东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到2015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其中粤东西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82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51%。同时,汕头、潮州等市高铁或轻轨陆续开通。随着“十三五”高铁项目的建成,粤东西北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产业园区:粤东西北全覆盖
产业园区已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83个省产业转移园(产业转移集聚地)中有71个位于粤东西北地区。除了4个不适宜建园的县外,粤东西北区域每一个县都至少拥有一个产业园区,完成了广东自2005年启动产业“双转移”以来在粤东西北的首次全覆盖。
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3.6%,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2016年,广东还将出台《粤东西北产业园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粤东西北地区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鼓励引导珠三角龙头企业将生产性环节放在粤东西北,推动产业链衔接,打造产业集群。
粤东西北中心城区扩容体质,加快了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为粤东西北加快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珠三角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优良的转换空间。自2012年5月广东首次提出“扩容提质”战略部署后,2013年广东依次批准建立了汕头海湾新区、韶关芙蓉新区等12个新区;清远清新县、揭阳揭东县等7县已先后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搭建粤东西北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新型投融资平台,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向11个地级市22个项目贷款180亿元。新区建城规模从100平方公里到上千平方公里不等。
◆短板
发展后劲:区域差距仍渐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广东主要表现为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课题组研究员丁力指出,“这种扩大的趋势在经历短暂的缩小后似乎又故态重演。”
2015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全省的46.13%、56.52%和43.46%,分别比2012年的比重高出1.16个百分点、0.64个百分点和低0.04个百分点;经济密度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817.87万元/平方公里、428.39万元/平方公里和140.17万元/平方公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与珠三角的比重分别比2012年下降0.36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然而,总体来看,2012-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均GDP、经济密度、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绝对值增长远小于珠三角地区。
从四大区域来看,发展后劲最强的是珠三角,发展后劲相对较弱的是粤北地区。2012-2014年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后劲均明显弱于珠三角地区,且差距逐渐拉大。这意味着如果粤东西北地区不加快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未来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将更为突出。
公共服务:高低最多差4倍
《报告》指出,广东区域间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巨大,2014年全省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9573元,最高的深圳达20096.4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09.93%;最低的揭阳为3900.9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0.75%;深圳是揭阳的5.15倍。区域间一般财政预算可支配财力的巨大差距,造成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巨大差距。此外,乡镇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发展不均衡。
课题组认为,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虽然广东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支出,但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依然明显偏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2011-2014年间,广东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与人均GDP比值虽呈平稳增长,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江苏和浙江相比较,广东仍处于低水平,甚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贵州,该比值仅为贵州的三分之一。
◆对策
十项建议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粤东西北“三农”短板尤需补齐
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要多走农村电商路
如何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课题组提出了十项对策建议。包括:大力培育粤东西北经济的内生动力;重点打造粤东西北经济发展增长极;加快农业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大新一轮对口帮扶力度;加大对粤东西北的生态补偿力度;提高粤东西北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能力;构建政府供给为主导的混合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扩大现代金融工具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运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的水平。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一个重任是“补齐短板”,而粤东西北的“三农”问题可以说是短板之中的短板。需通过加快土地确权和土地权益的合法流转,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大农业及农业工业化改造;通过“互联网+”、农村电商来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对补贴农业机械购置、扶持种植大户、农业技术的改造等政策,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尽快构建起粤东西北地区农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