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西北基本为老龄化社会 传统家庭养老力难从心

23.10.2015  11:54
广东进入老龄化社会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广东65岁以上人口比超国际老龄化社会门槛

  羊城晚报记者 陈强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10月21日,农历九月九重阳节,除了登高祈福,在当下中国老龄化社会日趋明显的背景下,更多了一分对老龄化社会的关注。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统计年鉴—2015》,2014年末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3%,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门槛(即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

  不过,统计年鉴中的人口年龄比例数据,只是估算数据,最准的还是人口普查数据。记者通过比较第5次人口普查(2000年开展)、第6次人口普查(2010年开展)数据发现,珠三角地区人口总体比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年轻”。

   珠三角两市“返老还童

  珠三角9市,哪个市老年人口最多呢?非老大哥广州莫属,第6次人口普查时(2010年),广州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有84万多。最少则是珠海,65岁以上老人不到8万人。

  不过,按老年人口占比来说,广州并不是最高的,珠海也不是最低的。肇庆、江门的老年人口比例分列第一、第二,第6次人口普查时65岁以上老人占比分别为9.04%、8.99%。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达到7%,作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从2000年到2010年,大部分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都是上升的,但惠州、中山两个地区则“返老还童”,老年人口下降了。

   粤东西北基本为“老龄化社会

  按65岁老年人口占比来说,粤东的梅州最高,第6次人口普查时已达到了10.23%,其次为阳江,达到了10.00%。值得注意的是,粤东西北12个地市,仅汕尾一地在2010年时还没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余11市均超过了老龄化社会门槛。

  第6次人口普查时,珠三角地区65岁老人占比为5.02%,而粤东西北地区已为8.76%。换言之,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老龄化程度,要低于粤东西北的老龄化程度。

   传统家庭养老力难从心

  为何粤东西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珠三角地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李丁分析认为,这跟人口流动有很大关系,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人都流入到发达地区。

  “老龄化对于中国的影响不是均匀的,不同地区可能差异很大。”李丁认为,粤东西北与珠三角老龄化差异就是如此,人口老龄化会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粤东西北老龄化的背后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大批空巢老人留在家乡。留下来和老人一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