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粤网:粤剧名家彭庆华大学校园演讲“粤剧与咏春”

16.05.2014  22:38


赵东方 摄

 

   腾讯大粤网5月16日讯 (通讯员 李玉洁 冯仔杰 许颖)14、15日,连续两晚, 华南理工大学 的大学生们有幸零距离感受咏春的魅力。国家一级演员、广州咏春传人、广东粤剧青年团副团长彭庆华先生,和学子们分享粤剧与咏春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此次讲座,彭庆华从粤剧和咏春的“姻亲”关系、粤剧“四功四法”和中国武术“八法”的相似之处、咏春拳在粤剧表演中的艺术夸张及粤剧南派武打略谈几方面进行了讲解。为了展现原汁原味的岭南文化风采,彭庆华全程使用粤语讲解,但来自省外的同学一样听得有滋有味。

 

  彭庆华说,所谓粤剧,就是在舞台上和观众直面交流的表演艺术;而咏春,作为一种凶狠的拳法,是具有强大的使用和攻防意义以及极强实践作用的拳术。粤剧与咏春,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咏春,也称红船咏春。红船,是粤剧演员在去表演时乘坐的船。迄今为止,咏春拳几大流派的祖师,都属红船子弟。因此,咏春拳的元素便不知不觉融入到粤剧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粤剧南派武打表演风格。

 

  粤剧讲究“四功四法”,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和中国武术的“八法”,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本就有着一定相似之处。只是在舞台表演对的过程中,粤剧根据咏春拳法在招式、力量、时间和速度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夸张。为了凸显这一规律,彭庆华播放了由他主演的《武松打闹狮子楼》,其中精彩的对打,后空翻、扫腿等动作让人不禁拍手叫好。

 

  彭庆华在现场模仿了武松上楼梯追赶西门庆一幕:为了表示武松愤怒急切的心情,上楼梯上7步就改成直接一个帅气的飞踢加亮相,以体现当时急切的心情。彭庆华说,粤剧表演其实讲求拳拳到肉,但是由于并不是所有演员都具备抗击打训练,表演过程中就产生了一定的技巧。如打空、轻触快收、二次发力等等。

 

  讲座尾声,彭先生现场演唱了剧团即将上演的粤剧《剑侠情缘叁之决战天策府》的配乐歌曲《决战天策》,并邀请大家届时前去观看。彭庆华7岁学咏春,14岁学粤剧。他认为粤剧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它的特点就是兼收并蓄,不断吸收有益的东西。“我在戏剧上的各种创新和突破,为的就是把粤剧放到你们面前。我希望能通过这些改变来推广粤剧,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