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育·粤精彩”:唱响岭南教育流派

28.11.2019  11:01

2019年11月25至26日,广东省新一轮(2018-2020年)幼儿园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高峰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协办。400余名来自全省的知名专家、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我校校长王恩科,宣传部、统战部华维勇副部长,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罗一帆等参加论坛,开幕式由教师教育学部副院长黄道鸣主持。论坛围绕“粤教育•粤精彩——唱响岭南教育流派”为主题,包含2个主论坛、3个分论坛和9个工作坊,邀请了30多名省内外专家,有70多名主持人在论坛上充分展示岭南名师、名校(园)长风采。本次论坛,旨在提升主持人核心能力,凝练工作室成果、提炼工作室特色、打造岭南名工作室品牌,扩大在全国同行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唱响岭南教育流派的独特之声和魅力之音。

王恩科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华南地区的教师教育高地,华南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全面贯彻国家和广东“新师范”建设决策部署,聚焦教师教育主业主责,推进“岭南教育流派名工作室”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打造更具广东基础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独特风格的“岭南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邓旭峰认为,新一轮工作室的“”,“”在建设方式、培养培训模式和服务保障样式上。一年半以来,工作室激发内在动力与活力,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推动区域甚至全省基础教育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领域中硕果累累,已经成为我省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载体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和培养好教师、好校长的重要平台。

王红在讲话中阐明,为什么要用“唱响岭南教育流派”这样的表达,这是起源于岭南文化的特征如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远儒性等,这样的文化特征造就了岭南人、广东人“务实勤劳”、“多做少说”和“勇于开拓”等鲜明的群体形象。因此,我们期待把 “岭南教育流派”中的特性特征都能够总结提炼出来,并通过引导主持人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各种方式建言立说,唱响“岭南教育流派”。

开幕式后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原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谭运长以及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孔虹给与会代表先后分享《浙派名师网络空间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岭南文化的精神气质》、《从同文走向未来》。

下午的高峰论坛,分为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三个分论坛,聚焦“如何深度挖掘和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品牌效应?”共有近30位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分享智慧和传递经验。在26日上午的工作坊研讨中,与会代表聚焦学科、学段特点以及课题研究和新媒体手段等,名校长分为中学、小学两个分会场进行研讨讨论,名教师分为语文、英语、数学、理科组、文科组以及其他学科6个分会场,连同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共有9个会场同时进行。我校文学院周小蓬、数学科学学院谢明初,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徐曼菲、化学学院钱扬义、教育科学学院葛新斌、美术学院华年等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作为点评专家参与其中。论坛全程开放给师范生旁听学习,在本科、研究生学习阶段就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名师名校长,感受一线卓越教育工作者的魅力。26日下午,全体与会代表再次汇聚,8位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借鉴TED演讲模式,每人以不超过18分钟的时间进行脱稿分享,结合师德修养、教学或办学思想、学科或学校发展与工作室品牌建设、辐射引领及品牌传播等方面演讲,共同探索“岭南名工作室”建设发展的可操作路径。

据悉,新一轮439个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共招收入室培养对象3507人,其中粤东西北培养对象2044人,占总培养对象人数58%;珠三角地区工作室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招收培养对象531人,占总培养对象人数15%;各工作室2018年共开展送教下乡、下基层学校活动1437场,受益乡村教师118435人,充分展示名教师、名校(园)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治校、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促进我省教育均衡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名教师、名校(园)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群体,其规模数量、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基础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工作室主持人也在“师带徒”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教学理念,逐步成名成家。值得可喜的是,2019年工作室主持人团队中就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10人;他们带领着入室学员快速成长,成为广东基础教育一支强有力的“先锋队”,也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感染力的“引领者”,对进一步加强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讯员:姚轶懿 姚轶懿 | 来源:教师教育学部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