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入驻企业达165家

18.11.2015  18:36

      11月17日上午, 广西 自治区在梧州举行 新闻发布会 ,通报粤桂两省区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1-10月,试验区入驻企业达到了16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投资44.5亿元,同比增长58.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07亿元,同比增长60.5%。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试验区已成为两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内外兼修  筑巢暖窝引八方客商

  由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南山观景平台向下眺望,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南片区如火如荼的开工建设热潮,以前的大片荒山,正转变成一块风水宝地、开放高地、投资洼地。

  自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以来,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的产业项目大步推进,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江南片区搭建了梧州综合保税区、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江北片区的食品医药产业园、林产林化产业园、枫大物流产业园、孕婴童产业园等一大批发展平台。试验区建设步入快车道,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道路、污水处理厂、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全面推进建设,为产业项目有序引入“筑巢暖窝”。

  同时,与外部的互联互通建设为试验区吸引外来投资奠定良好基础。试验区省际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南广高铁去年年底建成运营,梧州机场迁建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广佛肇高速公路全线动工,肇庆-梧州3000吨级航道改造工作正开展前期工作,柳广铁路和广佛肇梧城际铁路已提上日程,试验区与城区、试验区各片区之间通道建设也加快推进中。

  据统计,短短一年,世界500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如西门子创新实验室、广西微软创新中心、中兴云数据中心、国光西部产业基地、粤桂高科裸眼3D、航天北斗超电容等一批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和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试验区。25个产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比亚迪、志冠、纳米膜等15家新入驻企业实现投产。

   创新服务  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粤桂特区开放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在粤桂合作试验区下一步工作计划中,“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政策叠加”、“基础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据了解,试验区正在不断完善改革创新运营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通过过渡期间试运行,试验区实现联合委会正式运营,理顺了“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利益共享”开发建设机制。同时加快出台“三方案一办法”,即《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总体工作方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深化工业用地市场配置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方案》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理办法》,推进粤桂特区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先行先试。

  在完善金融服务方面,试验区将着力全面建设“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加快金融创新各项政策落地。包括设立投融资公司、粤桂投资开发银行、发展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各类交易所。大力争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和 广东 自贸区 其他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金融政策适用于粤桂特区,探索设立广西碳交易先行示范平台。

  在创新政策叠加方面,试验区力争尽快落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23条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将粤桂特区打造成中国(广东、北部湾)自贸区“第五片区”,着力推动粤桂特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规划、 CEPA 先行先试平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指导意见、高铁经济带建设的范畴,充分显现两广“政策叠加、择优选用”效应。

  据悉,2016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大发展重点,明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将推出52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68亿元,内容涉及四大片区路网建设、给排水、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处理厂、棚户区改造、集贸市场、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围绕造地成片成形、并与产业开发形成综合配套。


南航将执行广州至泰国曼谷廊曼航线
中新网广州4月6日电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广东大洋网
30日下午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瞬间涨4倍
大洋网讯 11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荔湾区、白云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