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17.05.2014  22:06

5月15日上午,我国第一部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2010-2013)》发布会在我校湖光校区水生生物博物馆多媒体室隆重举行。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海洋文化处副处长刘家沂、学校党委书记关志强出席发布会并讲话,学校党委副书记向献兵主持发布会,发言人张开城教授发布了《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2010-2013)》有关信息。

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2010-2013)》是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报告,是国内第一部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个案研究、专家专论、创意设计、大事记六大部分组成。

本蓝皮书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组织指导,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具体承担,由张开城教授、巩建华教授主撰。研究区域为地处中国南海地区的粤桂琼三省,研究时段为    2010-2013 年,采用跨年度分析模式。

蓝皮书主报告指出,粤桂琼三省地处中国南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2010 年以来,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强调,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海区海洋文化产业强势增长。粤桂琼三省海洋文化产业增加值在2010-2012 年期间占全国海洋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35%左右。

报告指出,2010-2012 年粤桂琼三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是:滨海旅游业担当主力、节庆会展强势增长、广电传媒优势凸显、图书出版海味浓郁、滨海休闲异彩纷呈、特色演艺蓄势待发、动漫产业潜力巨大。

蓝皮书分析了粤桂琼三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存在问题并给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蓝皮书指出,当前,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业态依旧传统,仍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状态;海洋文化市场发育不完善,品牌效应低;产业结构不平衡,缺乏全方位的开发,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联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省份之间、同省份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

蓝皮书提出以下发展思路:一是积极促进滨海旅游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升级,发展滨海休闲文化、体验文化、养生文化等旅游新业态,推动涉海展馆展厅、海洋精品文化景区的建设。二是发展海洋文化市场,培育海洋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提高品牌效应,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三是解决海洋文化产业在结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创意内容生产,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计划和统筹,编制区域性发展规划推动海洋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在蓝皮书分报告中,设《广东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海南省海洋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三个专题。专章论述广东、广西、海南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建议。

蓝皮书第五部分是创意设计,强调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文化创意设计理念,提出思路,做出规划,拿出方案,发挥蓝皮书的智库智囊作用。创意设计部分是本蓝皮书的一大特色。主要篇目为:《 综合研究和开发广东海上丝路文化品牌》、《三亚滨海旅游业的文化设计》、《以海洋夏令营地为代表的湛江海洋文化胜地建设》。

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预测,今后几年,南海地区各省区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和海洋文化建设举措的推出将推动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呈现滨海旅游业、新闻出版业、广电影视业、体育与休闲文化产业、庆典会展业共同竞进的局面,“十二五”时期能达到大约12%的增速。蓝皮书还指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成为地处南海、有地利之便的粤桂琼三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刘家沂指出,海洋文化产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当前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需要在加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粤桂琼三省(区)地处南海之滨,海洋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蓝皮书的编制不仅有利于推动该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也为其他沿海省份提供了宝贵经验。

发布会现场
关志强发表讲话 刘家沂发表讲话
向献兵主持发布会 发言人张开城教授发布了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 记者提问  


(新闻主编:翁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