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总体规划发布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9月21日,以“探索区域发展新动力”为主题的“狮山论坛2015”在佛山举行。论坛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正式发布。而在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还将在佛山举办。
“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最早是从点开始,包括改革开放后建设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提出建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到现在建设的上海等4个自贸区,这些都是点。接下来就是大范围板块式的区域政策。”广东园规划牵头人之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十三五规划委员会委员汪同三认为,“高铁经济带”为区域和经济合作的“中国新模式”作探路,这是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
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高铁经济带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正成为广东及相关省份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然而,以高铁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在国内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探索,粤桂黔三省区之间如何突破行政壁垒,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这不仅是为珠江—西江流域和泛珠三角区域探路,更是以高铁为纽带的全国区域合作探路。
开创先河
为区域合作的“中国新模式”探路
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以水为连接点,京津冀是以首都为连接点,现在还没有以高铁经济带为连接的区域合作。“高铁经济带”为区域和经济合作的“中国新模式”作探路,这是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中国区域政策的思路是从点到区域再到跨区域发展。”汪同三说,从最早的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这些都是点上的发展,而后我国也先后批准了十几个区域,包括珠江、西江和南沙等区域的发展,而接下来一个重点就是跨区域发展。
为充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支撑珠江—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佛山主动承接、南海先行试验。今年,省发改委与佛山市南海区联合编制了《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
事实上,推动区域合作,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其中,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高铁经济带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正成为广东及相关省份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而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辐射极的佛山,显然有着先天的发展优势。
环顾国内跨区域发展情况,除了连通国内外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外,重要的项目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泛珠区域等。“但在这里面,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以水为连接点,京津冀是以首都为连接,现在还没有高铁经济带形式的区域合作。”汪同三说,高铁经济带是否可以创造区域和经济合作的模式,这是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这跟以前提到的“创新区”是不同的,这是明显的跨区域的合作模式。
突破壁垒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市场机制合作
高铁经济带是全新的内容,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没有如此高密度的高铁网络,没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量,所以现在做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粤桂黔是处在前沿的阶段。
在跨区域合作中,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一大考验。“但正是因为区域不平衡,才使得我们有更多的发展潜力。”汪同三认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只是起点,接下来要发挥差异化的优势,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最终实现1+1+1>3的效果。
然而,区域合作必然会面临着不同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尤其是行政区交界地带更是“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过去是以省为单元发展经济的,就是行政区域经济,跨省之间很难合作,跨省的经济很难流动,其实就是要素很难流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这也是为什么每个省的边界地区,多为欠发达地区。
“这归根到底就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区域合作,原因就是因为之前合作得不好,而背后的原因就是没有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合作。”汪同三认为,区域合作主要的问题不在民间,而在于政府,也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真正按照市场的机制办事,这是很大的难题。
“高铁经济带是全新的内容,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没有如此高密度的高铁网络,没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量,所以现在做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粤桂黔是处在前沿的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主任刘云中认为,这就需要共同创新,需要企业家和地方政府,需要研究人员共同的合作。
事实上,在9月21日广东园的规划解读上,如何从机制上为接下来的跨区域发展保驾护航也已有所考虑。规划提出,在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机制框架下,建立省、市、试验区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其中,依托三省(区)政府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和三省(区)发展改革委,对试验区建设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建立试验区(佛山高新区)与高铁沿线重点园区联动发展机制,在园区建设、产业转移、资金扶持、政策互通、国际合作等方面具体开展沟通交流和项目合作。
而为了更好支持试验区的发展,广东园的规划还探索设立规模为300亿元的高铁经济带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并广泛吸引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及社会资本、国内外投资机构加盟。
一区三园
拟携手桂黔申报国家级试验区
广东园规划提出联合广西、贵州,以“一区三园”的形式申报国家级跨区域合作试验区,在高铁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形成“三地协同、一区引领”的发展格局。此举无疑将为全国高铁经济带建设探索经验。
如果说,高铁让粤桂黔三省区在交通这一“硬件”上实现了快速互通,那么,接下来在“软件”上,包括观念上、市场上、产业链条上等是否能无缝连接则仍然有待探索。
事实上,对于跨区域的合作,作为广东园的核心区佛山早已开始与周边区域广州进行探索。从2009年广佛签订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后,目前广佛同城化已经走到第六个年头。期间广佛以交通为主线获取了同城化上的大量进展,从广佛线开始,到如今广州2号线、3号线等的延伸对接,以广佛互通的各种轨道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除此外,广佛在污水治理、产业对接、公共行政服务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中广州市荔湾区与佛山市南海区就在今年8月签署《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领导定期互访制度,设立工作联络办公室和重大项目专责组,在区域规划共融、产业协作、环境共治、交通互联、民生领域互通、文化旅游合作、人才共用、共建示范片区等领域加强合作。
除探索省内区域合作发展外,跨省之间的区域合作也开始了试水。今年5月,广东湛江与广西北海共同签署了《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两市将共建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打造“两广”环北部湾经济带,携手构筑两地经济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省内与省际之间的区域合作为接下来粤桂黔三省区跨区域合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样本与经验。笔者了解到,为了从机制上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建设,粤桂黔高铁合作试验区(广东园)规划提出联合广西、贵州,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以“一区三园”的形式申报国家级跨区域合作试验区,在高铁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形成“三地协同、一区引领”的发展格局。此举在让试验区成为粤桂黔贯彻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合作项目的同时,无疑也为全国高铁经济带建设探索经验。
“接下来,我认为作为核心区的佛山首先就是要做强做大做优自己,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跟别人合作。”汪同三建议说,佛山必须先壮大才能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这种带动可以是通过市场也可以通过援助的方式,例如目前佛山市援建云浮市其最后目标也是实现互利共赢。他认为,高铁使得其他资源向佛山聚集,但佛山也要做好辐射扩散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实现互利共赢。
“狮山论坛2015”召开,专家建议——
抓高铁经济带机遇促制造业转型升级
9月21日,以“探索区域发展新动力”为主题的“狮山论坛2015”在佛山南海举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蔡鄂生等50名国内顶尖专家齐聚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曾将佛山作为研究中国经济的样本,并作出总结:过去35年我们创造了“佛山奇迹”,今后要迈向中高端的佛山新“奇迹”发展。9月21日召开的“狮山论坛2015:探寻区域发展新动能”,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背景下探讨区域发展新动能,以及佛山的跨区域合作作为。参会的张燕生再次强调了以上观点。
在区域合作竞逐,城市抱团发展的当下,佛山正在筹备建立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规划以交通为纽带串起新一轮的跨省经济合作。这或许能成为佛山“迈向中高端新奇迹发展”的一个契机。而在中国呼唤回归制造业实体经济,并用互联网加以点化,衍生出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新产业形态时,佛山也凭借着制造优势,依靠智能制造实施新一轮转型升级,并以此作为龙头产业部署着高铁经济带的发展。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规划提出,为推进跨区域产业合作共赢发展,要以智能制造等产业为重点强化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并推进佛山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佛山的智能制造领域,不乏技术改造和用户思维突出的企业,以及据此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维尚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车间没有信息化,没有软件系统,没有系统工具,机器人买来就是智障人活着是植物人,大家在实现智能制造的时候,要实现自己的策略,要实现自己的信息化。”维尚集团董事长李连柱说。
佛山智能制造发展是渐进过程,对高铁经济带跨区域合作的影响也是逐渐施展的。“工业制造是用三个十年的发展战略,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积累的,德国工业4.0也好,或者是西门子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也是长远的目标。”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表示。
据了解,佛山也抓住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的建设机遇,以智能制造的发展促产业升级,并辐射区域合作。佛山以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为载体,重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测控装置与控制系统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培育一批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工程研发设计的集成商。并与桂黔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企业合作,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家电内容服务和机器人服务。
解读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规划
释放改革新红利联动桂黔大发展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将广东、广西、贵州的国家级园区连接起来,经济带是落实国家级经济带的体现,也为我们深入发展泛珠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基础。”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规划制定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海外公司规划咨询部总工程师刘传岩如此解读广东园规划的经济大背景。
他在9月21日举办的“2015狮山论坛”上表示,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产业布局,广东园要充分发挥佛山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制造业优势,从而实现辐射大西南的创新。
关键词
“一区三城、两轴三带、多组团”
根据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规划,广东园的主体区空间布局以点连轴,以轴带面,形成“一区三城、两轴三带、多组团”的空间总体结构。
“一区”是指粤桂黔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三城”包括统筹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智库科技城、博爱新城建设。“两轴三带”的目标是形成区域联动发展轴、合作平台发展轴、生活服务带、滨水景观带和生态景观带,有效串联试验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从而实现生态功能组团、特色产业组团等“多组团”式联动协调发展。这种空间总体结构是综合考虑区域现有功能区布局和未来综合交通发展导向的结果。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
以《中国制造2025》为统领,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广东园力争在智能制造、汽车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与高铁沿线地区共建配套和外包基地,有效提升相关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其中,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要加快智能化系统集成研发与应用,形成以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同时兼顾汽车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辐射带动高铁沿线地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照明等产业快速发展。
“佛山的制造业优势非常突出,佛山市是全国第五大制造业城市。”刘传岩认为佛山需要将制造业的面打开,并依靠多种制造业优势带动广西、贵州产业发展。
关键词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是实现任务的重要保障。”刘传岩特意强调广东园在顶层设计改革创新方面的难点。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建立适应跨区域合作的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实现多方利益共惠共享,有效支撑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快速发展。
行政改革体制的创新、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等都将涵盖其中。据悉,试验区将被赋予区级管理权限和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由佛山高新区管委会承担试验区经济建设职能,社会管理事务职能通过园镇融合由原行政区承担。同时试验区建立省、市、试验区三级联动协调机制,探索主动复制和推广自贸区经验。
刘传岩最后提出广东园规划建议:“应将试验区的建设纳入到广东省跨省合作的重点项目,整合广东园、贵州园、广西园的发展,提升高铁经济带在全国高铁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