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11.04.2018  10:31
原标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南沙将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资料图片

  在2018博鳌亚洲论坛上,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两大区域发展备受关注。在博鳌论坛·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推介会上,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推介了南沙特有的湾区中心、开放门户、枢纽大港、创新高地、宜居城市等五张城市名片,分享南沙发展新机遇。

  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区域面积803平方公里,方圆1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湾区全部11座城市及五大国际机场,是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南沙出台建设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城市。同时深化与港澳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通关监管、贸易规则、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对接;积极探索引入港澳服务标准、管理规则,放宽港澳专业服务准入限制,吸引港澳知名企业落户。

  据统计,至2017年底,南沙累计落户港澳投资企业1357家,投资总额306.9亿美元。南沙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沙将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承载空间大、制度创新能力强、优势产业加快形成等优势,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撰文:宾红霞 黄颖川

   共建粤港澳产业深度合作新高地

  深化粤港澳产业合作是南沙的一大地缘优势,截至2017年底,南沙累计落户港澳投资企业1357家,投资总额306.9亿美元;仅在2017年新设企业超22000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3个。

  南沙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南沙将着眼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打造与门户枢纽相匹配的现代产业新高地。“我们将启动粤港澳深度合作区起步区建设,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积极引入港澳服务标准、管理规则,营造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促进人员、信息、资本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该负责人介绍,南沙将争取3年内引进70—80家港澳和国际一流的服务型企业,提升产业合作水平。

  “我们将在南沙明珠湾开设中国第一个无人驾驶示范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小马智行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胡闻在参加“2018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年·博鳌推介会”上透露了小马智行的下一步规划。小马智行是南沙招商引智的一个缩影。当前,在南沙这片热土已经聚集了亚信AI研究院院长杨致远,无人自动驾驶领域专家、图灵奖唯一华人获得者姚期智,无人自动驾驶领域专家、前谷歌核心工程师楼天城,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周曦等AI产业顶尖科学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企业进驻,南沙现代产业发展步上新台阶。当前,南沙已催生出人工智能、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一批特色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如人工智能方面,就落户了科大讯飞、中科院等四个开放性人工智能平台,腾讯、亚信、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30多家业内顶尖企业投资项目和一大批AI领军人才团队的聚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新兴集聚地。

   携手港澳面向全球开放

  作为国家级新区和广东自贸区最大片区,先行先试是南沙行改革之先的一大优势和抓手。

  “2天就完成所有公司工商登记注册,这在过去不可能实现!”广东粤财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南沙工商登记注册的政策创新与企业服务创新印象深刻。他回忆说,办理注册当天,审批人员发现其申请材料当中有一份材料缺少了发起人的签字,由于发起人在外出差不能立即把签字补上,审批部门即对粤财金融租赁实施“容缺受理”,可先领取营业执照,后续再补齐所需材料,确保企业顺利注册运营。

  但广东粤财金融租赁的注册仍不是最快的,自2013年率先试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南沙通过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等改革,对开办企业的大部分环节作了取消、简化或优化。《南沙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研究——以“开办企业”指标为例》显示,在南沙,企业在1天内可领取营业执照、3天内完成刻章备案和银行开户,速度比肩国际最先进地区的水平。

  商事制度改革只是众多改革中的一项。据统计,自广东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已累计形成376项改革创新成果,平均每三天就推出一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24项在全市推广实施,可复制推广经验占半数以上,“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推出自贸区改革创新十大集成成果。

  其中,为深化港澳合作,2016年4月,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率先推出商事服务“香港通”,有意愿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内设立外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港人港企、海外投资者足不出港即可完成在南沙投资落户的全套外资备案、商事登记、筹建落地等流程,在全国率先将内地商事服务延伸至香港地区。未来,南沙还将谋划开通“澳门通”“美国通”“新加坡通”等,进一步便利境外企业落户南沙。

  此外,南沙还组建了国际仲裁中心等专业仲裁机构,率先实现企业自主选择三大法系进行商事仲裁。南沙还将创新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模式,为港澳及国际服务业向内地拓展提供新载体,为内地借助港澳通达国际市场搭建新桥梁,建设连接港澳、连通世界、服务全国的综合服务枢纽。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首要硬件基础。在南沙,交通管网“毛细血管”正不断延伸。2018年,南沙计划投资230.6亿元,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轨道交通方面,重点推进地铁18号线等4个项目;航运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推进南沙港四期、南沙近洋国际汽车物流枢纽及配套码头等9个项目;高快速路及市政路桥方面,重点推进南沙自贸区“三高三快”路升级改造项目、明珠湾大桥、灵新大道改扩建工程等56个项目等。

  根据规划,广州地铁18号线全长约62.7公里的线路设9座车站,将采用最高时速160公里的8节编组列车,实现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通达的目标。18号线9座车站中有8座换乘站可与既有运营或在建、规划地铁线路换乘,还可与广深铁路、肇顺南城际、穗莞深城际南延线等多条铁路接驳,南沙对外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内循环方面,南沙将构建“双环+九射”规划主骨架道路系统,加快建设连接明珠湾起步区、蕉门河中心区、南沙湾、庆盛等重点功能片区的快速通道,推动明珠湾大桥、灵新大道拓宽工程一季度开工建设,按照全要素道路建设标准推进60公里生态景观廊道建设等内容。

  航运枢纽方面,“枢纽港口”是南沙的主打名片之一。作为世界第六大港口——广州港的主力港区,南沙港区已建成南中国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和通用码头群,集聚了全球前2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城市。

  据了解,作为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城市,南沙还将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打造优质的生态人居环境——南沙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湿地公园每年吸引10多万只候鸟栖息过冬,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生态底色;同时,通过引进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并加快建设大湾区教育医疗高地,南沙基础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