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电大埔电厂投6.2亿建符合国家最新标准环保设施

19.04.2015  11:16

  ●本报记者  郑炜梅

  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一期将于今年底建成投产,在2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达60多亿千瓦时。作为省级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建设情况牵动人心。日前,记者来到了大埔县三河镇采访。

  非梅县发电厂搬迁而来

  2012年下半年,广东粤电大埔电厂获得环保部正式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底获国家发改委批准,2014年底动工兴建,预计至少有1台机组在今年底投产。投产后,年发电量达60多亿千瓦时,年产值可达33亿元,税收可达4亿元。

  日前,记者来到广东粤电大埔发电厂建设现场。进入厂区,只见大型装载车穿梭,巨大的塔吊展臂起舞,钢架上电焊火花星星点点,爬上高处往下望眼底全是施工者的身影。“项目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建筑进度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设备安装已完成近20%。”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生产准备部负责人说,电厂一期工程计划建设二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产后一台机组单机容量相当于以前梅县电厂的总装机电量。

  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文鸣明还解释说:“很多人以为大埔电厂是梅县发电厂搬迁过来的,其实不然,大埔电厂是‘上大压小’的新建工程厂,整个电厂都是按最新环保要求重新兴建,采用最先进的发电设备。

  达到国家最新环保标准

  粤电大埔电厂不惜重金进行环保建设,在节能环保设施方面投入约6.2亿元,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2%。

  从远处望去,电厂最显眼的便是两座巨大的冷却水塔,它们一度被误认为是大烟囱。“塔里冒出的其实是水蒸汽。”文鸣明介绍,火电厂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粉尘等,针对产生的污染物,电厂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烟气经过脱硝装置、静电除尘设备、脱硫装置等,相当于烟气“洗过三次澡”才排放出去,达到天然气发电的标准。对于烟气除尘后的灰渣重新利用,电厂采用干法除灰渣系统,灰渣全部作为建材回收综合利用,没有对外排放。工程同步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对机组以及辅助设施产生的各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分别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收利用。工程还同步安装了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此系统与省、市环保部门实时联网,机组投产后环保部门将对电厂排放实施严格在线监控。

  “对电厂产生的灰渣我们变废为宝,现在灰渣一吨能卖100多元,作为水泥的高效添加剂。”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森标说,按照电厂建成投产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满足环评要求,达到2014年7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如此,我们还提前5年满足国家2014年9月出台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