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籍华侨华人:越洋万里深扎根 雏凤清声耀华威

15.12.2016  19:05

7月25日,历时8年筹备的伦敦唐人街新牌楼“中国太平牌楼”正式落成剪彩,英国华人社区又一个标志性建筑诞生。

伦敦春节巡游。


法国潮州会馆举办欢乐春节音乐专场。

方孝信(左)在大皇宫美术馆介绍艺术家作品。

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唐人街,规模并不算大,由一条大街和几条横街组成,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天人流量高达10万人。这里是华人们初到伦敦的庇护之所,熟悉的汉字、悦耳的粤音,让漂洋过海而来的疲惫移民们感受到了种种故乡温情。这里几十年间发生的变迁,也足以折射出华人们在伦敦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而在其中,始终给他们提供支持的,是大家自发成立的华人社群组织。

而一个海峡对岸的法国巴黎,如今的华侨华人的总数近百万了。一方面,法国华侨华人通过刻苦耐劳、团结互助,取得了经济事业的发展,在法国站稳了脚跟;另一方面,各类新型社团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地域性或专业行业领域为特征,扎根当地、服务社区,突显了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身影。

在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南方日报记者先后探访了伦敦西区的唐人街和法国巴黎唐人街上的广东社团以及粤籍企业家代表,追寻粤籍华侨华人为中欧文化交融所做的贡献。正所谓“雏凤清于老凤声”,当地新型的华侨社团正彰显出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历时半年多时间,“海上足音”采访团队走访了全球13个国家,抚今追昔,深入挖掘广东华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他们在“海丝”战略中全新的重要作用。如今系列报道也将告一段落。 ●本版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周豫 伦敦、巴黎报道 实习生 汪雅静 周凡舒

英国

历史

在“三不管”地带落地生根

伦敦西区的唐人街并不是伦敦最早的华人聚居区,著名的贫民窟莱姆豪斯(Limehouse),最开始是中国城的代名词。早在19世纪初期,一些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劳工和水手就流落在此,直到1934年,这一区域被拆卸。

二战之后,爵禄街取代了莱姆豪斯,成为了最具规模的华人聚居地,被习惯地称为唐人街。爵禄街所在是苏豪(soho)区,位于市中心,当时却是一个“三不管”地带,“黄、赌、毒”盛行。

没人敢来的“暴力街区”,却给漂洋过海来谋生的华人“新移民”提供了最初的庇护。

华人社区在爵禄街一带的扩张,起始于香港人。从上世纪50年代起,香港就有不少人来到英国谋生,这一风潮在70年代最为高涨。“不管怎样,这里都是伦敦的市中心。”抱着这样的念头,什么都没有的华人像随风飘飞的蒲公英种子找到了土壤,渐渐落地生根。

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就是在1975年从香港来到伦敦。排行老五的他在家年纪最小,来时哥哥们已经在伦敦有了小生意,他并未感受到太多别人遍尝的辛苦。

其实,来到伦敦不懂英语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懂广东话。”邓柱廷说。最开始,这些华人移民只能开小店谋生,帮人洗洗衣服或卖中餐。生存空间的逼仄也使得社区关系非常紧张,“每天看到的,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互相抢地盘。

随着华人越聚越多,唐人街有了影响力,也渐渐团结起来。部分人就提出,要组建一个伦敦华埠街坊会,华人可以互相帮忙,对外交涉也有一个组织。1978年,伦敦华埠商会正式成立,起初它叫作华埠街坊会。这个名字显示了它团结街坊的最初目的。有了组织,华人的凝聚力更强了。

华埠街坊会还成立了下属的社区中心,为一些不懂英文,生病不懂看病,不懂福利的老人家提供帮助,还成立了英文补习班。随着唐人街规模的扩大,华埠商会向政府申请,将这一带命名为“中国城”(china town)。

2001年,英国暴发口蹄疫,英国有媒体报道称,口蹄疫是非法进口肉类的英格兰北部一家中国餐馆引起的。不负责任的报道,引起外界对华人餐饮业的猜疑,伦敦唐人街的中餐馆收入更是减少了40%。

英国政府有什么证据证明口蹄疫是因为中国人偷运猪肉造成的?”邓柱廷代表伦敦华埠街坊会,组织了几千华人去英国农业部、伦敦市政府等地示威抗议。最后,英国农业大臣公开在报纸上向华人道歉,平息了这一风波。

发展

春节庆祝活动走向英国主流社会

在伦敦市政府提倡多元文化政策的鼓励下,伦敦的中国春节活动不仅是亚洲以外地区最大的春节庆典活动,而且已逐渐融入英国当地主流文化圈。

每逢中国春节,到特拉法尔加广场和与之毗邻的莱斯特广场或唐人街,观文艺表演,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已成为伦敦人的新习俗。而推动华人的春节庆祝活动走出唐人街,进入充满着象征意义的特拉法加广场,邓柱廷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以前,伦敦华人每年的春节庆祝活动都是在唐人街的停车场搭台。1995年左右,华人越来越多,停车场已容纳不下,就改到了邻近的莱斯特广场。

2000年开始,邓柱廷开始出任华埠商会会长,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伦敦市政府谈判,争取将华人的春节庆祝活动放在特拉法加广场举办。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磋商,2003年,华人的春节庆祝活动在特拉法加广场正式亮相。

邓柱廷当时的想法是:“我们去英国主流社会街区举办中华文化的活动,如果成功了,我们中国人的地位就提高了。

每年的春节活动,几乎都要花一整年的时间来筹备,大小事项与政府部门一一开会沟通。“我们现在每年请保安花费的钱都要十多万英镑。”邓柱廷说。2005年开始,随着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庆祝活动在华人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国务院侨办、国家文化部等每年都会从国内派来表演艺术团前来助阵演出。

如今,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庆祝活动已经成为伦敦每年的重大盛事,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前来观看,其中八九成都是英国人。

现状

从不问政治到发出华人的声音

最早来到伦敦的香港人,基本上都在经营粤菜馆,餐饮业这把菜刀一做就是几十年。他们几十年的努力也使得粤菜乃至于中国菜在伦敦当地深入人心。近二三十年时间,随着中英留学交流、经济贸易愈加密切,英国广东华侨的行业组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把菜刀走天下”,到“中医草药一把抓”,再到旅游业、留学咨询业、房地产业、律师业……华人在英国从事的行业已不再单一。

英国广东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秘书长张洪伟说,留学生是推动华人生活改善的一股很重要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侨团也纷纷兴起。在2002年成立的英国广东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以下简称“广东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

广东会虽然保留了一部分来自深港澳的老侨员,但骨干主要是在英国已经生根安家创业的中青年成员,各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有,律师、会计师、IT人才、文化表演艺术人士等。此外,广东会还有一大部分成员是由留学生组成。

张洪伟说,新型侨团成员的层次不同,中青年骨干视侨团为一个交流商机与合作机会的平台,以及作为教育下一代的交流平台。而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则在这里寻找帮助和温暖。

广东会组织过1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英国当地的社区嘉年华,展示中国的文化,“我们穿起民族的服装,跳起了民族的舞蹈,舞起传统的雄狮,非常受欢迎。”在参加嘉年华表演的40多个团体中,他们被评为当天最受欢迎的表演团体。

在把中国文化带到英国的同时,他们也把英国的文化带到中国。广东会的会员谢明强是英国舞台剧演员,如今已在广州办了好几期歌舞剧的夏令营,推广英国的舞台剧文化,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

除了促进中英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英国的华侨社团还在推动华人参政、发出华人自己的声音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英国第一大少数民族印巴人,声音会得到主流社会的回应,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国会议员。以前中国人没有参与政治的人,我们发出的声音没有人重视,而且也没有人发出声音。”张洪伟说,如今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

广东会的顾问、华人律师李增区发起了“华人参政计划”,推行几年成效显著,2016年诞生了第一位华裔的国会议员,地方议员也已经有好几位。

广东人敢为人先,我们随着孙中山的脚步来到英国,如今华人在英国的主流社会占的位置越来越重,从一开始的一把菜刀不问政治,到现在年轻一代成长起来进入主流社会,是令人欣慰的事情。”张洪伟强调说,“这个也离不开中国的强大,中国强大了,他们才重视你的声音。

法国

历史

创办实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华侨华人移居法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叶,法国是欧洲最早有中国移民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人向法国有两次大的移民浪潮:第一次是70年代中后期因为印支战乱,14万东南亚华人逃难到法国,其中广东潮籍人约占70%以上。第二次是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以浙江温州人为主的移民潮。80%以上的华侨华人聚居在大巴黎地区,并形成了几处相当有规模的唐人街:巴黎13区,美丽城和龙城唐人街。

巴黎华人区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法国华人创业发展的历史。以巴黎13区的唐人街为例,这里原为废弃的火车站和旧仓库区,房屋颓败、商家稀少,是典型的贫困区。在13区的布迪古公园树立着一座纪念碑,这是1988年为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献身的华工而立,碑身为一块近两米高的人体半身形花岗岩,上面用中法两种文字镌刻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因劳工紧缺联合在中国招募了13.7万名华工,其中数以万计的人在法国北部前线阵亡。战后,留下的近3000人成为在法国的第一代华侨。

上世纪70年代中叶,适逢世界性经济危机,房屋长期空置,随着华侨华人涌入,很快在13区落地生根,发展起了自己的事业。如今,华人商家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索斯大道、依菲大道两条大街沿街的商店几乎都被华人买了下来,华人商业的经营范围也不停留于餐馆、商场,而扩展到房地产、旅行社、金融、时装、电讯器材、工艺美术、印刷出版等各行各业。

在法国华人实业家中,祖籍广东潮阳,生于老挝的陈克威、陈克光兄弟颇有代表性,陈克威身为长子,为继承父业,17岁初中毕业后即辍学经商,在老挝各地经营碾米厂、味精厂、锯木厂和制鞋厂等企业。经过20年努力,陈氏兄弟公司已拥有5家商场,3家大型餐馆酒楼,并在巴黎南部近郊创办占地3.5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中心。此外,祖籍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的毕健荣则是法国华侨金融领域的佼佼者。1987年毕健荣在巴黎“美丽城”亚裔聚居区开办环球房地产公司,成为取得法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家由华人经营的房地产公司,后他又向旅游等行业发展,成为巴黎华人中较具实力的企业家。

发展

华裔族群日益发声融入主流

法国的华人社团目前已经超过100家,相对活跃的有20多家。得到法国政府的认可、正式成立于1972年的旅法华侨俱乐部,应该说是法国最早的华侨华人团体,它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名为法国华侨华人会。从东南亚过来的华侨华人组建的团体最早的要数成立于1982年的法国华裔互助会。1986年,法国华裔互助会又分出了法国潮州会馆和法国广肇同乡会等。

在巴黎的华人社团中有一家番禺富善社。目前,全社有100多人,都是广州市番禺籍。富善社成立21年来,已经连续20年组团回中国参加青少年夏令营、寻根旅游团、商务考察团、番禺恳亲大会等活动,大大凝聚了番禺乡亲的力量,弘扬了中华文化。

旅法华侨华人春节彩妆是每年巴黎最为热闹的时候,那时候巴黎市政厅广场溜冰场会红毯“加身”,成为彩妆游行“主会场”。为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每一个游行方阵都会表现一个特定主题,如戏曲艺术、民间传说、传统绝活等。

近10多年来,华人不仅在经济上崭露头角,也越来越多地在文化上和政治上发声。2008年,祖籍中国广东的法国华裔陈文雄担任巴黎市第十三区副区长,成为巴黎市出现的首位华人副区长。当年,法国举行地方市政选举,有10余名法籍华人参选,创下历史之最,足以说明旅法华人参政议政意识大大提升。

如今,华裔族群已经广泛地参与到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生活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我相信,华侨华人今后在法国社会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法国潮州会馆名誉会长吴武华说。

粤人行踪

番禺方氏家族为中法当代艺术搭桥

成立于2009年的A2Z Art Gallery是巴黎首家华人当代艺术画廊,它位于巴黎市区著名的老城区圣日耳曼区,画廊的创始人是年轻的方孝信和李子薇夫妇。方孝信的父亲方显秋是番禺富善社社长,祖籍番禺。李子薇则是广州籍。正是因为他俩的努力,越来越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进入了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大皇宫美术馆,在巴黎艺术博览会上亮相。

方家四兄弟受父亲方显秋影响,全部都从事艺术的行当。他们只用了10多年的时间,便在被法国人称之为“中国人不可能进入”的油画产业里立足并扎根。如今,方氏贸易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第二大的油画材料供应和装裱企业。现在,几乎欧洲画家没人不知道方氏。

最初到巴黎时,方显秋在一家袜子厂打了6年工。在二儿子方孝当16岁时,方显秋便将他送到了法国最大的油画材料和装裱公司———马林公司打工。一年后,方显秋又将排行老三的方孝棣也送过去“偷师”,1991年,创业时机已经成熟。在马林公司打工达5年之久的方孝当辞职,在巴黎边郊20区一条名叫德拉比尔的小街上开起了一家油画装裱的小店面。

当马林公司知道自己曾经的学徒出来开办艺术店面后,便采取了种种遏止的措施。方显秋说,法国人低估了他们。到2002年,方氏已经购买了4间油画装裱加工工厂,经营规模在整个欧洲仅次于马林公司。

老七方孝信和妻子李子薇继承了父亲的胆略、坚韧和聪慧。李子薇在广州出生,22岁那年去法国留学,被当地艺术文化影响,读完酒店管理专业毅然转而学艺术管理专业。2009年,她和先生商量决定在巴黎开自己的画廊。“我们希望能用新一代崭新的方式来更全面地诠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想法。”李子薇说。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也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而巴黎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在这里经营画廊是一件压力与挑战并存的事情。”李子薇将画廊取名为A2 Z(寓意从开始到结束),希望能建成一座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2011年开始A2Z已经连续5年参加大皇宫艺术巴黎博览会,举办了超过20场个人展览和群体展览,促成了许多中国艺术家在法国的第一次个展。

学者论粤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李明欢:

欧洲华人专业类社团渐成气候

随着欧洲华人逐步在当地国安居立业,他们与当地社会的多重联系也在不断深化,因此,越来越多华人社团以在当地国的居住地为地缘纽带而组建。以当地国之特定地区为地缘纽带组建华人社团,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趋向,同时也有益于华人参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维护并争取在当地的合法权益。比如“法国美丽城联合商会”成立后就积极投身于当地的社区建设,参与区政府每年一度举办的“团结日”活动,主办“我是法国人”为主题的华裔儿童画展,不定期举办“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节”,受到当地政府及民众的好评,同时,作为美丽城的地域性民间组织,当地政要也不时到会拜访,听取意见,有利于民情上达。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华人专业类社团也成为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法国华人律师协会就是一个高端专业人士的社团,该会建立起组织化的平台,开办法律公益讲座,为华人提供从移民团聚到海关税务、店铺买卖转让等专业咨询,受到法国华人的欢迎。另外,随着欧洲华人涉足的行业越来越广泛,也出现了一些新类别的行业社团,比如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欧洲华人收藏家维权中心等等,充分展现了当代欧洲华人广泛拓展的领域。

总体而言,进入新世纪后,欧洲华人社会的组织化构建渠道更加多元化,既不乏依托先赋性的乡缘、亲缘纽带,亦可见依托自致性的业缘、学缘纽带,与此并行不悖的还有政治性联盟、教友会组织乃至依托网络新媒体建构朋友圈等。此外,欧洲华人群体的体制化诉求意识显性化,早期华人社团的组建宗旨强调守望相助,时至今日,虽然社团内部的互助依然被看重,但通过体制化渠道张扬利益诉求,寻求外部理解与支持的意识已更加鲜明。

指挥:姚燕永

统筹:陈志 梅志清 孙国英

执行:林亚茗 李培

联合主办:广东省政府侨务办公室

支持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