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广东先行探索

26.06.2014  19:05
   真金白银扶助百万脱贫,真心实意炼就“双到”真经,请看——

  “精准扶贫”的广东先行探索

  本报记者 唐园结 焦宏 曹茸 付伟 孙永健 郑可欢

清远市一处高寒山区移民安置点。

  滚滚珠江,绵绵南岭。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是对这里财富井喷的真挚讴歌。以占全国1.8%的国土面积和7.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9的生产总值和1/8的财政收入;

  真金白银扶助百万脱贫,真心实意炼就“双到”真经,是对这里扶贫成就的真实写照。3年间,3407个贫困村158.6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762元,增长近4倍,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18倍;全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回落到0.6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83∶1。

  这里就是广东。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如果说“广东速度”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先富样本,那么扶贫“双到”则为共富之路奠定了基石。

  初夏五月,生机勃发。记者来到粤东西北山区,一路进瑶寨、看新村,问产业、探发展,感受了旧貌换新颜的惊喜蜕变,见证了扶贫“双到”作为中国“精准扶贫”政策依据的实践成果。

  “两个广东”的尴尬催生扶贫“双到”——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补齐发展“短板”,针对贫困人口较为分散特点而实施“靶向疗法”,成为新时期广东扶贫开发工作的逻辑起点

  广东要不要扶贫?回答是肯定的。在珠三角城市群开始将发展目光投向世界之巅的时候,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拖着相对沉重的脚步。

  2007年,广东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为0.75,高于全国0.62的平均水平;占广东总人口35.5%、面积30.5%的珠三角地区,创造了广东八成的GDP和七成的财政收入,而粤东西北12个地市人均GDP却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粤东西北的发展短板,让前行中的广东难以摆脱“跛脚”走路的状态;而扶贫机制的短板,则让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更显蹒跚。

  “穷广东还是富广东?”为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12月,履新刚刚10天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来到素有“寒极”之称的粤北山区,走进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大古坳村。

  这里是中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田园风光背后,是“老少边山穷”的贫困现实。“人们常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贫如洗的生活状况,可在当时的大古坳村,有的村民还生活在破败的泥坯房中,部分墙体开裂、倾斜,连‘四壁’都难以凑齐。”广东省扶贫办主任莫定伟形象地告诉记者。

  眼前的情景让汪洋感到震惊,想不到在广东这样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还有这样贫穷的地方。他说,没来之前知道广东有多富,来了之后知道广东还有这么穷。在大古坳村,他首次提出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登记造册、电脑管理”,明确要求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扶贫开发。

  2009年6月22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实施意见》。3天后,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对全省3407个贫困村,36.7万户,158.6万贫困人口通过实施“靶向疗法”,确保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被帮扶的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