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
江门市紫云观副住持 吴家兵
我作为道教徒非常有幸参加省委统战部门组织的这次学习,收获很多。在聆听领导、老师们的讲授后有悟道了新的东西。我们新时代、新世纪、在改革开放新领地的——广东来弘道畅玄,在这样和谐、稳定、吉祥的环境里学习、修道和弘法传道,使我们的幸福指数极大提高,离我们的梦想也越来越近。学习时间虽短,情谊却长。在这里通过学习,不仅增长知识、开启智慧,而且增加交流和感情,是我们几大宗教在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中,体会各路神仙、圣贤的各显神通和无穷乐趣。今天在这里,我主要就习总书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论述,涉及与我们传统宗教文化的关系,借机分享我的学习感受:
我们这次学习的时代背景是在全国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国上下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攻坚克难、也是在同时进行政治和体制的改革上做尝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执政党在有百年见证下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基础上,出现信仰与腐败等关键性问题上的是非与错觉。因此时代呼唤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应当今多元思潮造成的中国人信仰缺失和信念不坚,拜金严重和腐败盛行的等歪风邪气。当我们经济已经发展和物质生活在小康之列时,我们的精神追求、思想觉悟、信仰价值都不知所存、盲目无矢时,真该进行好好地反思,甚至是要到刮骨疗伤的阶段。“十八大”以来的习、李系列举措和新风,真正接地气的从上至下的搞好“群众路线教育”的以民本为天的做法,已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可,并已初具成效。现在全民推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适得其所。
今天,我们首先感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共产党、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使我们宗教近三百年最好的时期。宗教界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应遵循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这两个“最大限度”告诉我们,“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我们只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才可能真正落实“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能“加强构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破坏的综合体系工作”;更能团结和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在和谐社会里为社会经济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时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了解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民族、宗教的方针政策,知道了当前民族、宗教工作的方向,面对时代提出新要求,使我们对促进民族团结、宗教融洽、社会和谐有了一种更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者的重视中,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这一基础工程的重要内容就包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里非常明确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相连,精辟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凭空而来,是基于我们的文化本真。总书记还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显然,这种精神追求、精神标识和思想道德资源也包括着中国人的历史传统、民族气质、文化精神和宗教信仰。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对之加以否定或排拒。而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态度,则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就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这种正本清源、扬弃继承至关重要,由此我们才能弄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内在关联及历史延续,才可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找到其“活水源头”,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果我们不谈儒、佛、道的宗教传承,如果不谈中国民间信仰的宗教因素,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因素则会大打折扣,中华文化也是无水之木,我们也谈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用我们道教的真精神来融解它们。(我这提法是根据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提出了“道教之真精神”的概念:“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此种思想上之态度,自六朝时亦已如此。虽似相反,而实足以相成。”)此为道教之真精神、儒家之旧途径。
我们道教、平时都喜欢通俗地说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真的不错,她更是祖国传统文化组成之一。千百年来儒、释、道三家之说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根。道教里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值得继承和发扬。我们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缩影,我们当代道教徒就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化服务,特别是挖掘像道教生态智慧、道教医学、养生科技等精粹为当今社会服务。我们个人用修为和行动来体现我们的社会价值和为中国梦、强国梦添砖加瓦。
我们知道宗教是人类信仰的一种重要表现,对于这种信仰的力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其信仰价值体系所表达的“真、善、美”和“忠、信、爱”,也应有充分的肯定,而不应将之视为是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完全对立的。如果我们避开道教的历史和宗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因素则无从谈起。因为在文化意义上,宗教保留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遗存,显示出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变迁。宗教已成为许多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文化标识,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有着明显的反映。道教在这个意义上更能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有依稀的身影。社会和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从社会意义还是从文化意义上,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否定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宗教。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有与宗教的和谐,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此外,我们的对外开放、开拓发展,同样应正确对待宗教的问题,而在今天我们强调中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时,就要认真考虑“文化走出去,宗教可先行”,在海外以宗教文化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体悟、欣赏、理解、接受我们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真正认识我们儒教的“仁”、“礼”,道教的“道”、“德”,佛教的“禅”、“慧”,以及中国民间信仰对忠义、诚信、廉洁、公正的敬仰、崇拜、持守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我们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我们则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宗教的优秀文化价值体系相吻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和谐、圆融、整体、大同,中国宗教的信仰精神是仁爱、和合、中庸、道德、信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今天中国宗教的爱国爱教爱人,以及其所体现的真善美圣、忠诚贞爱,都可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道教讲究“慈悲为怀”,慈爱济世,全功全行、真功真行,所有宗教讲和平、和睦、和谐、仁爱、真诚,是其发展的主流和大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完全可以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各民族文化及宗教文化“求大同”。因此,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推行,非常有利于我们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宗教在当代社会“中国化”、“时代化”的积极发展,也有利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自我革新、自我升华、与时俱进。我们宗教界自身讲修行、讲感恩、讲奉献,善自律、守戒律,适应时代,规范管理;追求完善人格,向往美好世界,祈愿人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康大同,安居乐业。
2014年6月
选送单位:江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作者:吴家兵 江门市新会区紫云观副住持
联系方式:市民族宗教局联系人---吕琼峰(0750-3503083)
吴家兵---138223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