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病患者数据要有存疑精神

19.05.2015  13:20

有媒体援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称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人是精神障碍患者,每100个患者中,就有1人是重症精神病人。一时间,舆论大哗。

13个人中一个精神病,100个人一个重症,世界瞬间变成精神病的世界。或感于数据惊悚,专家也有安抚奉上:我们生活中可能不会觉得身边有这么多精神病人,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障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比如说像抑郁、焦虑、强迫,甚至于失眠、酒依赖,这些都是1.7亿人群中的一部分,这些症状都符合病状,只是他们一直没有就诊。

如此惊心,知名微博主人@温江人不知道的温江事在援引前面的数据后,以老师问答的形式抛出问题:“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温江的常驻人口为:56.2万,那么__”所有温江人在网上倒抽一口凉气。

@段郎说事则认为,“想把1600万这个庞大群体关到”笼子“里,对个体家庭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有的每月近4000元的住院治疗费让他们望而生怯。”这位网上知名民警的微博自然有人评论与转发。@那时花开——6接过话题就问:上访的人群数算不算在内?这样回答类似于黑色幽默,却也不意击中现实,曾经为了截访,许多访民被投进了精神病医院,原来还真有科学依据在此。

或是有鉴于此,有网友隔空回答段郎,如@推柳望荷就建议:让他去上访不就可以进去了么。

然而,如此高冷的数据,仍有网友有疑要问。腾讯网友@他不爱我说道:“什么样的土壤才会滋生这么多神经病……”@  courage却不无讽刺:“自从我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好多了!”

自然,这样的数据,公众有理由保持怀疑。火车站里人潮涌动,他们激动,谩骂,甚至有暴力倾向,原来他们是精神病;地铁里、公交车上偶有争执,这下都能找到了原因:精神病。精神病似乎成了可以解释生活一切现象的万能模板,恋爱分手、菜市场吵架、打架斗殴等,无不可归之于此病之中。

数据来源虽来自于官方,但如何得出这一数据,遍查于网络,却没有发现权威论证。这样的数据被媒体所拈出做报道,除了哗众取宠,却很难引起社会治理的决心。

然而,我们深知,一切不严谨的科研或调查数据,极有可能掩盖着利益诉求。为精神病学科要地位,为精神病开展研究要经费,为精神病医护群体要待遇等,都有可能为精神病人数据注水。除了这一危害,更有可能带来系列社会治理上的危险,这不仅为人际关系留下阴影,也有可能为某些地方政府设置了口袋,这意味着一切质疑或者妨碍其治理的行为,都有可能被“精神病”。

因此,任性地扩大精神病得病群体,也是一种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