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犯人服刑不误康复

12.11.2015  16:42

精神病犯人服刑不误康复

拿起画笔改变人生

在阳江监狱,犯人可以自由地在画中表达内心的情感、宣泄负面情绪,进而帮助自己逐步康复。  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摄


        上周末,海南发生的“精神病男子持斧头无故砍掉妻子头”案件令人唏嘘,“精神病犯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精神病犯是罪犯中的特殊群体,既是犯罪人员又是病人,不能像对待普通罪犯一样进行改造,也不能生搬硬套社会上的精神病治疗模式。如何在他们顺利进行改造的同时,帮助其病情逐步得到康复呢?

        “对这类罪犯的管理,在广州乃至全省、全国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监狱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司法系统进行了多方探索,一种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正在被完善和推广。近日,在省监狱管理局的带领下,南方日报记者走进收押收治精神病犯最为集中的阳江监狱,一探究竟。

        ●南方日报记者  祁雷  通讯员  尹华飞  阚淼

        应急预案??犯人多为暴力犯需密切关注

        “这些精神病犯基本是暴力犯,其中约70%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16%左右的人犯抢劫罪等。很多发起疯来毫无征兆,而且六亲不认,危害特别大。

        经过几道安检,身份识别,记者终于进入了广东省阳江监狱监管区内。据介绍,阳江监狱是目前广东省集中收押收治精神病犯的5个监狱之一,该监狱六监区第五分监区现收押收治来自全省各地的精神病犯100多名,约占全省精神病犯的1/6。

        3日下午,适逢第五分监区开放日,20名精神病犯的家属从省内各地市赶过来,和儿子、丈夫或兄弟在“高墙”内相聚。

        “参加这次开放日的精神病犯,一方面要在监狱里表现非常好,同时也要符合健康条件。”第五分监区杨建南监区长介绍说,整个阳江监狱从去年开始举办监狱开放日活动,基本每半年进行一次,这次开放日的机会留给了五分监区。

        偌大的会见室内,一个个家庭团圆,有的失声痛哭,有的洋溢着笑容,有人温情相视……现场,一对老夫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询问了解到他们专门从茂名赶来探望儿子黎某。

        搀扶老母亲坐下,帮她拧开矿泉水瓶,递到嘴边,讲话的时候一直紧紧握住母亲的双手……一家人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黎某表现得非常“懂事”,看不出任何异于常人之处。

        “2009年冬天,妈妈过来监狱看我,怕我冷,把毛衣脱了给我穿上。每天晚上想到这些,我心里感动又难受……”回忆起母亲对自己的疼爱,黎某说不上几句话,眼泪就不禁啪啪往下掉。“父母亲养了我27年,看到他们现在老了,瘦了,真想快点出去尽孝啊!

        “他之前是出了名的刺头。”杨监区长介绍,黎某于2009年入监,之前整天游手好闲,且好管闲事,性格暴躁。有一次在黎某得知家附近村民抓了一个偷鸡贼,伙同几个人前去“教训”,结果把人打死了。

        “这些精神病犯基本是暴力犯,其中约70%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16%左右的人犯抢劫罪,另外还包括犯强奸或纵火罪等。”杨监区长说,这类罪犯很多发起疯来毫无征兆,而且六亲不认,危害特别大。

        精神病犯因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候甚至还会做出自残行为。黎某刚入监后不久,电话得知妻子带着女儿离家出走,母亲身体不好,大哥又打骂父母,心情一度非常沮丧,在工厂做工的时候,突然用剪刀割手臂自残,被及时制止。

        “记得还有一次,一名犯人凌晨的时候借口上厕所,试图利用长裤上吊自杀,幸好被巡逻警察及时发现。”分监区李达文警官说,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他们还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同时要求狱警时刻密切注意犯人的各项情况,“目前基本已经没有这类事件发生。

        如何更好地实现对精神病犯的管理?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药物治疗??不愿吃药怎么办?连哄带“

        “精神病犯因患病导致其行为能力比普通犯人差很多,而且暴力倾向也比较明显,管理起来确实难度不小。”杨监区长说。

        绰号“臭蛋”的庞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他从小精神就不正常,被家人抛弃,过着流浪的生活,对社会的报复心很重。”杨监区长介绍,庞某入监后,思想复杂,行为古怪,经常不参加劳动,也不洗澡,“一到了晚上,他就敲房板,严重干扰其他犯人休息。

        如何让精神病犯乖乖吃药,也是管理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据介绍,有些精神病犯突然来了情绪,不愿意吃药,会把药片藏在舌根下面,一旦没人注意,就会偷偷吐出来。“有的虽然看着吞进去了,事后却躲到卫生间用手指抠出来。”杨监区长说,为此,他们还专门规定“发药到手、见放入口、吞下张口、检查再走”,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精神病犯不愿意吃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生病,从这个逻辑出发,就会抵触吃药。”杨监区长表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往往会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犯人吃药。

        “比如之前有一个犯人也是认为自己很健康,不肯吃抗精神病药,我们就告诉他说,这不是药是营养品,吃了对你身体有好处,他于是就乖乖听话了,这样吃了一两个星期,他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据介绍,目前在精神病药物治疗上,监狱实施“定量、定时、定点”制度。“监狱医院按照医嘱,配好每天的用药,然后定时在每日下午送到精神病犯分监区,并由狱警监督和记录服药情况。”杨监区长说。

        心理辅导??用画画宣泄负面情绪

        监狱心理矫正办公室柳维警官从事狱政工作20多年,擅长心理辅导的她,是监区精神病犯的“知心姐姐”,很多脾气不好、容易动怒的精神病犯经过她的细心开导,性情逐步转好。柳警官告诉记者,目前监狱在管理精神病犯上,通过探索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精神病犯实现改造和康复。

        除了指导药物治疗,对这类犯人实施心理辅导更是康复治疗的重头。“我觉得药物疗法,只能治标,真正要治本的话,还得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柳警官介绍,今年4月份开始,分监区通过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展开合作,通过组织开展原生艺术疗法,帮助精神病犯逐步克服心理阴影。

        “以前很多监狱也有诸如画人物、画山水画培训,但这些主要是模仿其他作品,而原生艺术疗法强调的是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画,不在乎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注重的是表达和宣泄。”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邱鸿钟说。

        柳警官说,通过观察画的主题、色调、精神病犯对画作的解释等,基本可以判断精神病犯的心理状况健不健康。

        “杀子犯王某第一幅画画的是一个烟囱,上面飘着一缕白烟,我们通过观察和询问,发现他想表现的主题是儿子死了,像烟雾一样随风消逝了”,柳警官介绍,这幅话说明了王某内心其实非常痛苦和自责。

        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画画课培训,王某的健康状况不断好转,平时很少说话的他也会主动和旁人说话了。记者在现场看到,王某不久前画的一幅名叫《感受幸福》的画,画面这中一家三口手牵手,面朝大海,整个画面温暖温馨。“画画给我一种释放的感觉,感觉自己想说的东西,在画里面全部表达了。”王某说。

精神病犯普遍存在叙情障碍,沟通能力特别差,通过这种原生艺术的方式,犯人可以自由地画画,自由地在画中表达内心的情感、宣泄负面情绪,进而帮助自己康复。”邱鸿钟说。

来源:南方日报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