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早航拍图将拍卖 系侵华法军1900年拍摄

04.04.2015  20:30

拍摄地点:西安门东侧 拍摄方向:西北

拍摄地点:西安门东侧 拍摄方向:北

拍摄地点:西安门东侧 拍摄方向:东

氢气球升空点,在此拍下了琼华岛上的白塔 拍摄地点:北海 拍摄方向:西

当年的皇家禁苑,如今已成北海公园 摄/法制晚报记者 付丁

法制晚报讯 (记者 蒋桂佳)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法国军队带了一只巨型氢气球,对京津一带进行航拍侦察。其中在北海和西安门上空拍摄的5张照片,是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已知的最早航拍图。

近日,这5张航拍图的原版照片,经拍卖行回流到国内。画面中,义和团炸西什库教堂留下的大坑、慈禧御用的小火车和张伯驹的“丛碧山房”等景物,如今都已荡然无存。

专家告诉《法制晚报》记者,这组照片对考证北京史地变迁有重要的意义。

照片

5张航拍图 记录旧京景象

近日,记者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影像部见到这组照片。它们被插在一本约5厘米厚的老相册内,历经百年沧桑,相册的内页已变成深黄色。

相册中的照片均保存完好,每张都有法文注释,记录了拍摄的内容。这些照片曝光合理、细节丰富,主要拍摄的是京津一带的风物。其中5张照片,以航拍的角度记录了1900年北海、西安门一带的景象。故宫、景山、北海白塔、西什库教堂等建筑均清晰可见。

据了解,这个相册将在下个月进行预展及拍卖,预估的拍卖底价超过10万元。

来源

侵华法军摄 拍卖回流国内

华辰拍卖公司影像部经理李欣介绍,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法军升空了一只氢气球,拍摄侦察照片。其中部分照片汇集成册后,于1902年在法国出版,图册名为《La Chine A Terre Et En Ballon》(意为“气球下的中国”)。

这次回流国内的,均是当年的原版照片,拍摄者是一名叫普雷森特的法军军官。其中一张俯拍北海白塔的照片,曾在日本人出版的《北清事变写真贴》出现过。“专家以前无法确定这张照片的出处,这次原版照片现身曝光了它的身世。

李欣猜测,这组照片最早的主人可能也是法军中的一员。“也许是普雷森特的好友,把他拍的照片洗出来后,自己挑了一些作为收藏。

点评

既是情报图 又记录“东方文明

航空知识》杂志的副主编王亚男介绍,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航拍图。他提到,1887年左右清政府曾在天津起飞过一个氢气球,“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有人在那个气球上拍过相片”。

他提到,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并不知道氢气球的用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义和团和清兵与八国联军打起了游击战。法军将氢气球用于侦察,可观测十几公里外,清军的调动情况和重要目标。

王亚男表示,当时的欧洲人认为“工业文明”兴起后,“东方文明”就要消失。“他们要用氢气球、相机这种‘工业文明’,给‘东方文明’留下最后的影像。

价值

最直观史料 考证北京变迁

这些照片是研究老北京最直观的史料,对考证北京史地变迁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看到照片后赞叹说。

研究老北京影像多年的他,曾在国外拍卖会上见过《气球下的中国》。“那本相册收录了普雷森特拍的照片,虽然采用了20世纪初期最先进的珂罗版印刷术,但印刷品清晰度与这几张原版照片完全不可比。

刘阳考证,当年法军航拍北京的照片,目前已知的有9张。“此次回流5张原版照片,是首次在国内亮相,真的难能可贵。

回访

教堂主体还在 周围建筑变迁

记者近日回访西什库教堂,历经百年风云,这里已经没有航拍图中那般宏大的规模,但主体建筑得以保留。

南侧的中式门楼早已不见踪影,附近建起了口腔医院。

记者看到,东侧的修道院变成了快捷酒店、公司。东北角爆炸形成的大坑也被填平,看不出丝毫痕迹。

航拍图中,教堂以西是大片的四合院,如今已被林立的高楼代替。曾是皇家禁苑的北海,现已开放成为公园。只是当年往返于北海、中海之间的小火车,早已没了痕迹。

揭秘

侦察氢气球 靠人拽着走

当时的氢气球还不能自主飞行,需要下面有人拽着走。”王亚男说,当年法军把氢气球运到北海琼华岛附近,升空后俯拍了北海白塔。

随后地面人员拉着氢气球来到西安门东侧,又向北拍了西什库教堂全景,向东拍了故宫、景山、金鳌玉蝀桥等建筑,向东南方向拍了已经腾空但尚未拆除的旧蚕池口教堂。“回流的这5张照片,是当年拍摄的一部分。

王亚男介绍,从老照片上看法军当年使用的氢气球,估计容积接近300立方米,可以承载一个小型吊篮和一名摄影师及器材。“史料记载,当年氢气球上天时,围观的中国人都瞠目结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