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强师工程”系列之三:高校中青年教师“拔尖”培养

14.09.2015  21:42

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师始终走在学术前沿,攀登科学高峰,促进社会创新与进步,以其智慧与品格培育莘莘学子,他们是大学的旗帜,是大学的脊梁。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当下,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如火如荼之际,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十二五”期间,我省通过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政府与高校合力营造人才引进良好环境等系列措施,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创新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深入实施 珠江学者岗位计划

在高校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处于国内或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新兴交叉学科设立“珠江学者”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给予特殊岗位津贴,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

 

深入实施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大师(国家级培养对象)、数以百计在某学科领域具有开创性研究的学科带头人(省级培养对象)和数以千计在学科研究上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校级培养对象),每两年遴选一次,培养周期为4年。

 

实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重点扶持35周岁以下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创新发展、脱颖而出。

 

资助青年教师访学进修

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

2013年起,我省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武汉中心联合,每年省级财政安排资助经费约1000万元,选派资助一批中青年教师到国内“985”、“211”高水平大学访学。2013、2014年共选送近1000名教师到国内访学进修。

 

实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地方合作项目

我省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按照1:1经费比例联合资助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2013、2014年共选派149人。加大对高校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资助力度,省财政先后安排专项经费5500多万元资助700多名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研修。

 

政府高校合力引进人才

实施“珠江人才计划

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发展高新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造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2010年以来,我省高校共引进领军人才38人,占全省引进总数的54%;引进创新团队19个,占全省引进总数的19%。

营造人才创新发展良好氛围

中山大学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人才引进,形成“以制度激励人,以学术氛围吸引人,以资源保障人,全面创造适合创新人才引进与成长的宽松学术氛围和良好学术环境”。广东工业大学坚持利用人才项目和科研平台引进人才,并从待遇、事业、制度上下功夫,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链接※

中山大学:高端引领,国际领先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多层次、多门类并进,引导与激励并举,创造人心向上干大事的氛围”的人才工作战略,统筹实施各级各类人才引育项目,加强人才引育与学科建设的结合。实施国家“千人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等一系列优秀人才计划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明显增加。

目前,全校共有院士18人(含双聘),“千人计划”及“青年千人”入选者80人,长江学者5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3人,近5年引进人才中留学回国人员超过80%。

根据美国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5年6月3日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山大学17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已超过ESI数据库学科领域2/3,仅次于有19个学科进入排名的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并列全国第二。

 

暨南大学:创新机制 科学布局

十二五”期间,暨大药学院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壮大的强力引擎,围绕学校的“宁静致远工程”与人才强校战略,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引培并举,不仅实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而且逐渐形成集群效应。

一是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动力引擎。该学院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70%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具有海(境)外留学或研究工作经历。二是实施“引进来,帮一把,扶一程”。2011—2014年,学院先后引进了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中药学科传统中药方向带头人以及一批在同行中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构建了专业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的高水平、厚实力的人才队伍。三是贯彻实施学校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和指导。

此外,该学院还营造科学的制度文化与宽松的学术氛围,建构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体系;并发挥科研平台集群优势,建大平台,拿大项目,组大团队。发挥侨校优势,拓展学术发展的国际视野。

2012年,在教育部权威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专业排行榜排名中,暨南大学中药学学科并列第五。2014年,暨南大学药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广东工业大学:引育并举,优化提升

作为省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广东工业大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队伍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坚持引育并举的系统建设思路,在用好引进人才、自主培育这两种手段的基础上,整体推进包括人才引进、重点培养、海外研修、学历提升等8个子项目的广东工业大学“强师工程”计划。

目前,该校已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近百人,包括共享院士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千人计划”5人、“青年千人”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

近年来,学校新增省重点实验室(中心)5个;获得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2012年实现了国家基金立项数比较当年翻番;科研规模达到2.5亿元,当年增长超过30%,新引进人才产生的科研经费占新增经费的78%。

 

南方科技大学:国际标准 创新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新办的高校,致力于成为一所有特色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短短几年时间,学校通过以学科为龙头建设创新培养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创新型人才队伍,探索建立终身聘期制(Tenured)、准终身聘期制(Tenure-track)和固定聘期制(non-TENURE)教师分类聘用、考核评估、晋升制度体系。

目前,学校已快速聚集起一支近180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研队伍中“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8人,入选人数占深圳市八成,总人数列全国高校第11位。下一步,学校将设立专项基金实施“外籍卓越科学家计划”和“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吸引国际化人才,努力达到20%左右国际教授的目标。将按照生师比10∶1的标准,建成一支由世界级人才领衔的500人左右规模的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