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妥善解决 索赔喜变捐款

24.06.2015  11:24

  梅州网讯  (记者李盛华)近日,市民余女士因对梅城某儿童摄影城的服务不满,找相关负责人理论,经本报记者调停后和解,摄影城方面承认失误并道了歉。余女士提出让摄影城赔偿一笔钱做善事,对方爽快答应。最后,双方将1700元爱心款交给记者,捐给本报“民生一线”栏目报道过的救助对象。

  起因

  不满摄影服务引纠纷

  今年6月上旬,恰逢儿子一周岁生日,余女士便带儿女到位于梅城江南鸿都路的一家摄影城拍照,并拍全家福留念。然而,当中的一系列遭遇让她感到不满。

  余女士称,拍照当天,她拖儿带女匆匆忙忙赶到摄影城,要求工作人员简单吹下头发再拍照,并给女儿戴个假发,换个造型,但这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在拍全家福时,余女士根据拍照经验,觉得自己不适合坐着拍,建议换个姿势,但也没得到工作人员的认同。工作人员称“全家福是送的”,余女士对此理解为,如何拍都是他们说了算。

  更让余女士气愤的是接下来的情况,她的不满情绪开始爆发。她说,拍完照准备挑选照片,但工作人员告诉她要5天后才能选,“因为迟到了5分钟”。随后几天,余女士通过电话、微信等多次与工作人员沟通,希望要个说法,没想到后来的回应更是“火上加油”: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发照片让她挑选,但只发了几张就没了音讯,几个小时后才有回复。她则是放下工作一直在等照片,而且她对照片的后期处理也不满意,这种服务态度让她感到失望。事情过了10多天,越想越气愤的余女士便想找本报记者帮忙讨“说法”。

  结果

  达成和解并捐爱心款

  昨日上午,记者与余女士来到该儿童摄影城,负责人曾女士出面接待。余女士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自己在摄影城的遭遇,语气比较激动,曾女士和相关工作人员都认真听完,并作了解释,记者也从中调停。

  曾女士认为,余女士有这种遭遇,确实是工作人员的服务不够细致,没有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她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当着记者的面诚恳地向余女士道了歉,并主动提出赔偿损失等补救措施。诉说完自己的遭遇,余女士的语气也顿时缓和起来。她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赔偿,只是当初咽不下那口气。

  最后,余女士提出将摄影城给她的赔偿金全部捐献出去做善事,曾女士也爽快答应。现场气氛顿时轻松起来,但捐给谁呢?记者想到有不少市民向本报“民生一线”栏目求助,便提议将钱捐给这些救助对象,得到曾女士和余女士的认同。除了摄影城赔偿的500元和一名房姓工作人员个人捐的200元,余女士也马上拿出1000元,总共1700元交给记者,委托记者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余女士和曾女士都表示,如果“民生一线”栏目在做善事方面有需要,都可以找她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