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本黛玉变"荡妇"是无稽之谈

14.01.2015  08:28

■李晶

网络至今流传的《林黛玉,一个放荡的女人?》一文,题目惊世骇俗,内容更不乏令人瞠目之处。文中写道:“放荡的女人”是黛玉早期英文译名BlackJade的引申义,而杨宪益将袭人译为“Hsi-jen,(assails men)”,成了“袭击男人”的形象……

据查,此文摘自《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一书,作者裴钰。《文史博览》曾摘引该书,题目是:“英译本《红楼梦》,林黛玉成荡妇”;“新浪读书”至今还存有专版,大字标题是“红楼梦海外遭恶搞”;该书作者还在新浪开设了网络大讲堂,大谈海内外英译《红楼梦》对原著文化内涵造成的破坏;人民网、新华网等重要门户网站也都作了转载……

英译本《红楼梦》真有如此“恶搞”?

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以下简称“《》著”)一书,2008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裴钰。该书涉及多处英译文本,却只有极少数说明了源自哪个译本,而译本的题名、版本、出版时间、出版公司等关键信息,均告阙如。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书中多处论述与事实不符,其中对于黛玉、袭人等译名的评价,以及所谓“第一个英文译本”、“第一个英文全译本”等论断,更是与学术界相关资料相左。涉及名著名译,社会影响又大,不可不究。本文先将书中相关文字列出,再与其他资料对照,权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黛玉,成了放荡的女人?

先从最惊人的“荡妇”一词说起。书中言及此译名的内容不止一处,首次出现,是书中“让外国人发晕的《红楼梦》人名”一文,涉及黛玉的内容出自第十九页“黛玉,成了放荡的女人?”一节,原文如下:

在早期英文版本中,黛玉被翻译成BlackJade,也就是“黑色的玉”。从中文字面纯粹的意义上来讲,黛玉,也有黑色的玉之意,尽管这多少有些望文生义,不过,也算勉强过得去。可是,问题出在英文本身。Jade的引申义,有两个,一个是loosewoman,有“放荡的女人”之意;另一个是horse,马,BlackJade的引申义就是aloosewomanofdarkskin,或者blackhorse,这两个含义与《红楼梦》里的黛玉,真是差得太远!

作者言之凿凿,称早期译者将“黛玉”直译成blackjade(黑色玉石),这个译名在英文中有“荡妇”的引申义,故而对黛玉的艺术形象造成了令人痛心疾首的破坏。首先,作为严肃的学术探讨,作者竟未指出这个译名是哪位译者在何年何地出版的哪一种译本里出现的;其次,作者引以为据的是jade一词的引申义,并未言及这个单词的英文本义及通用意义,更不要说Jade的某种引申义与译名BlackJade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联;再次,所谓引申义,出处何在?是词典,百科,还是西方名著中有直接以blackjade命名的坏女人形象,令人联想呢?我们不得而知。

笔者查阅了国图链接的在线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BritannicaOnline),其中并无blackjade的词条;检索jade,共三条记录,一条是地名,与此处探讨无关;另一条是jade(玉),详细介绍了“玉”作为一种珍贵矿石的概况,包括基本分为硬玉、软玉两大类,各自的产地及特点,玉石在中国及欧亚各国的雕刻、流通及使用情形;还有一条就是Chinese jade(中国玉),专门介绍了中国玉石的出产、雕刻,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民众对玉石的喜爱,以及玉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与品德相联的文化内涵,并无一语和“荡妇”有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