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绿大行动”正联手推动垃圾减量分类

27.08.2014  12:44
期待民间力量成为环保中流砥柱 摘要:所谓“红黄绿”,是用颜色指代的民间团体,具体指的是深圳义工的红马甲,慈济志工的黄马甲,绿典、绿宝宝、绿之龙的绿色志愿者,也可以被认为是光的三原色———混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白光,看起来跟太阳光是一样的,彩色电视机就是用这三种颜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千变万化的色彩

        所谓“红黄绿”,是用颜色指代的民间团体,具体指的是深圳义工的红马甲,慈济志工的黄马甲,绿典、绿宝宝、绿之龙的绿色志愿者,也可以被认为是光的三原色———混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白光,看起来跟太阳光是一样的,彩色电视机就是用这三种颜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千变万化的色彩。

        “红黄绿大行动”持续开展,期待市民参与。市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分类中心)表示,今年的重要任务是发动民间力量、大力协助N  G  O介入垃圾减量分类,取代早前只去社区挂横幅、搞几个桶或者几场活动就完事的走过场做法。

        所谓“红黄绿”,是用颜色指代的民间团体,具体指的是深圳义工的红马甲,慈济志工的黄马甲,绿典、绿宝宝、绿之龙的绿色志愿者,也可以被认为是光的三原色———混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白光,看起来跟太阳光是一样的,彩色电视机就是用这三种颜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千变万化的色彩。在垃圾围城、环保形势严峻的当下,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红黄绿大行动”全面展开,旨在将环保概念深入人心。其实,垃圾分类工作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监督体系、奖惩体系及政策法规体系等软件,还有垃圾分类源头、中端转运和末端处理的各种设施等硬件,如,在源头上,市民主动减少垃圾、减少浪费,中间环节上能把旧物利用,后续环节如何回收再造等等,不过,首先要做的,是让环保成为主流观念,让有能力和经验的团体成为中坚和主导力量。

        但是,“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台湾、香港等地都已经形成完善的链条,具备精细的分工,在这些地方,减少浪费和学会分类,也早已成为普通市民的行为准则,如慈济慈善推动的用平常心做环保,和把做环保当作个人的修行。在过去十年间,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取经”,吸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推进垃圾分类。深圳重启垃圾分类,计划利用遍布全市的义工、在垃圾分类领域有专长的志愿者,特别引进他山之石的经验,一方面,可以渗透到深圳志愿者的日常服务中来,二来,也以此号召全市各民间社团、N  G  O组织积极参与,通过发挥以民间N  G  O组织为主的“红黄绿”三色志愿者的示范、宣传、推动作用,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源头减量为重点的垃圾生活分类工作。

        目前,三股志愿者队伍都已经开始行动,如2012年以来,绿典环保促进中心就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自主研制开发了低碳卡、减碳机等一系列独特的活动道具,在几十所学校及公共场所成功举办上百场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宝安区绿宝宝垃圾分类指导中心招募绿宝宝垃圾分类志愿者500多名,开展了300多场垃圾减量分类活动知识培训、宣传宣讲等活动;慈济志工也分别在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以及龙岗区,设立了18个环保回收教育站等等。8月16日,一公斤零废弃现场体验的社区宣传活动走进华强花园,鼓励市民发现家里的可回收物,放到一个袋子里统一拿到活动现场,根据垃圾产生的公斤数来兑换奖品,让市民亲身体验“垃圾是错放的资源”,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废弃物是如何变成资源的,活动还包括志愿签名、与居民一起进行垃圾分类互动游戏、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互动问答等。

        按活动总体计划,今后此项活动将在深圳9个社区开展,并持续到年底,另外,5个人流量大的城市U站也将同期参与,回收旧图书、设置旧衣物回收箱,长期接受市民旧衣服、旧图书捐赠,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这5个城市U站分别是:福田区莲花山U站、罗湖区万象城U站、南山区文心广场U站、宝安体育馆U站、紫薇花园U站。

        分类中心还计划在开学季后,在全市选取35所公办小学开展捐旧书衣行动,通过组织旧图书进入学校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换,倡导资源循环利用,并接受学校组织的旧图书捐赠。所有捐赠图书最后由深圳少儿图书馆整理后捐给边远山区学校校园图书馆“启卉书屋”项目,同时接受学校组织的旧衣服回收工作,回收的旧衣服由经工商注册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回收处理。八成新的衣服清洗消毒打包后,捐给红十字协会以及各类型N  G  O用于救灾及弱势群体救助。  文/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