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10次夺冠,纪中这项课程得分全球第二

08.05.2017  12:32

  信息学已成为纪念中学,乃至中山的品牌学科。 资料图片

  5月2日,历时5天的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结束,中山市代表队第11次夺冠,7人入选广东队,占省队总人数的一半,为全省之最。记者从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自1995年以来,在上述比赛中中山已经连续23次位居全省前三,其中近15年10次获得冠军,5次获得亚军。

  中山为何能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成就了一个“边缘”学科的“金牌时代”?中山的信息学学子又有哪些学习秘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南方日报记者 高薇

  23年位居省赛市团体前三名

  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不同,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2000年中山市才在中小学开设这一门必修课程。但部分学生接受程序设计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自1992年开始,中山组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1995年首次获得省赛第三名之后就一直位居前三。23年来,它在中山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以来,中山市10次获得全省信息学竞赛团体冠军,5次获得团体亚军。在前不久结束的比赛中,中山市共18人获省一等奖(全省共37人),其中梁正昊等8位学生获高中组一等奖(全省15人),曹天佑等10位同学获初中组一等奖(全省22人),纪念中学的黄舒炜获女同学奖第一名、中山一中的欧幸绮获女同学奖第三名,纪念中学的郑海俊获最小年龄奖。

  “本次竞赛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选拔2017年广东队队员,我市有7名学生光荣入选,全省最多。”中山市纪念中学教师宋新波介绍,他们将于暑期代表广东参加2017年全国信息学奥赛决赛,冲击全国金牌和国家集训队。

  “要想在信息学竞赛中表现突出,数理化尤其是算法思维要非常强,这些都是高校选拔人才时非常注重的因素。因此,进入全国赛的学生都会被清华北大复旦等知名高校纳入免试保送或自主招生加分的名单中。”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陈明宏说。

  骄人的成绩让信息学奥赛成为中山的一个品牌。统计数据显示,近15年来,中山市包揽广东历史上两枚国际信息奥赛金牌,3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73人入选广东队,超过400人获免试保送或自主招生加分资格,各项指标连续13年全省第一。一大批中山学子借此平台进入心仪高校就读,毕业后在微软、谷歌、百度、网易、雅虎、腾讯等知名企业或高校从事前沿工作。

  在众多学校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山纪念中学。2005年以来,该校向高校输送了数百名优秀学生,32人被清华北大、8人被上海交通大学、8人被复旦大学录取或提前锁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计算机人才,并在2016年参加全球编程竞赛中跻身世界第二。

  多年摸索形成“中山模式

  分析中山信息技术学科得以快速优质发展的原因,陈明宏认为,主要是起步早、大环境好、人才梯队完善、方法得当。信息学教练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门道,形成了自己的“独家秘笈”。

  “若只论小学、初中的信息学竞赛,佛山市的南海甚至比中山做得更好,中山主要强在高中阶段。”陈明宏说,信息学是一门对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数学知识要求较高的学科。要想玩或学得好,数学基础一定得好。其次,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都要强,因为在竞赛的过程中,很多题目需要学生先阅读,理解分析后,再用计算机语言去解答。若只论数学、英语等单科能力,中山的学生不一定比其他城市更有优势,信息学之所以多年“强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山的教练团队和学生梯队搭建得更好,从小学到高中,整个学习和竞赛体系衔接顺畅,尤其是提高阶段做得更好。

  早在18年前,中山市教研室就明确要在中山纪念中学、中山一中发展信息学科,配备了专业老师并成立了学科竞赛组。这一做法当时在全省都处于领先。此后,其他城市陆续加入竞赛行列后,中山又转变方向在强师工程方面下工夫,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竞赛教练。目前,全市该学科专兼职老师11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共有57人,一批教师还被评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

  以中山市纪念中学为例,该校不仅有“金牌教练”“中山市十杰市民”宋新波,也有负责低年级人才挖掘和培养的“幕后教练”熊超。2005年以来,该校形成了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不仅培养了一批校内的学生,还注重和小学对接挖掘和培养苗子。

  在2017年省赛中获得获最小年龄奖的郑海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郑海俊的父亲介绍,儿子从小喜欢阅读,每周都会和父母一起去书店,每次都要买两本书回家。时间久了,儿子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再加上他中班开始练钢琴,二年级起学奥数,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错,因此5五年级时就被纪念中学相中。跟着熊超等人训练一年多后,郑海俊进入该校成为信息学竞赛组的一员。

  紧跟行业发展自编必修课教材

  早在10多年前,中山就被定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市教体局对此十分重视,在信息化的应用和氛围营造方面大量投入,不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信息学竞赛。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竞赛机制,为学生的持续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写好一套书、带好一支队伍、抓好两项竞赛、开好必修课程’是我们做好这个学科的基本策略。”陈明宏说,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链条,即构建策略—研发教材—强化师资—开展教研—改革教学—形成特色。其中,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同步发展是基本指导思路。从2000年起,中山已经先后编写了5个版本的教材。而这也是中山信息学强势领先的秘诀之一。

  据了解,每次改版都会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行业发展进行。例如,在第五版教材中,增加了微博、微信、二维码等课程内容,小学还增加了Scratch算法编程,中学增加了虚拟机器人应用等内容。“明年我们即将启动第六次改版。在这次改版中,我们会将Scratch编程与创客教育结合起来,增加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知识,并增加C 编程内容。”陈明宏说。

  他介绍,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在大数据、新技术、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时代,信息技术教育也要跟上形势,更新教学载体,完善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教育部门和企业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研室、电教站、信息中心配合得很好,电教站和信息中心都能根据我们的教材和教学需求,及时配备相应的设备,并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陈明宏说。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孕育和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2005年,全通教育集团(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经过近十年努力,该公司成为国内在线教育领域的佼佼者。两年后成立的能龙公司也一直专注于教育信息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从属于教育信息服务领域,是中国K12教育领域最大的信息服务运营商之一。依托中山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近年来也“反哺”中山,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中山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学生素描

  纪中女生黄舒炜两次夺省赛女同学奖第一

  “她将竞赛当成了减压方式

  在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纪念中学高二女生黄舒炜获得女同学奖第一名。据其教练宋新波介绍,这是她第二次获得女同学奖第一名。今年7月,她将和其他队友一起,代表广东队参加在浙江省绍兴一中举办的信息学全国决赛。5月6日,其教练和母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一个喜欢钻研的学生,5年的学习让她将信息学竞赛和学习当成了一种减压方式。

  据其初中教练熊超介绍,对女生而言,要想学好信息学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信息学对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黄舒炜的性格像男生,做事大大咧咧,但学习习惯很好,理解能力强,老师一讲她就能懂。更重要的是,面对问题她极少出现畏难情绪,反而喜欢钻研和解决那些颇具难度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信息学还是文化课,她都学得很不错。

  上述观点得到了黄舒炜母亲的认可。她告诉记者,黄舒炜从小就很懂事,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兴趣爱好也很广泛,跳舞、做主持人她都干得来。她学信息学用的时间也不比其他孩子多,但她效率比较高。这是因为母亲从小就给她灌输一个观念: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否则课后要花大量时间来补习。黄舒炜记住了妈妈的话,总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

  除了良好的习惯外,长期的积累也是黄舒炜成绩优秀的原因之一。据其母亲介绍,她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每天晚上都会和她聊天、讲故事。“她讲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给我听,我给她讲一些自编的小故事。慢慢地,她也能记下我的故事,自我发挥去编故事了。

  因为工作原因,母亲没有太多时间专门陪她,但会抓住各种机会对她进行合理的教育。比如,她会利用外出或上学的时间和孩子玩一些小游戏,母亲说“今天我上学”,黄舒炜答“今天我和妈妈上学”,母亲再说“今天我和妈妈骑车上学”……黄舒炜再接着答,不断地扩充一个句子,不能重复也不能漏字词,如此既培养了她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记忆力。这为她后来学习信息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信息学是一种很特殊的感受,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当初决定坚持下来也是因为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和同学讨论后自己钻研,再把问题解决会很有成就感。”5年的学习让黄舒炜对信息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她说,信息学培养了她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她的眼界,让她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也结交了很多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

 

编辑: 朱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