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再推反腐专题片 10余落马纪检干部当“主角”
新京报讯 (记者王梦遥)继《永远在路上》之后,中纪委宣传部再推反腐专题片。昨日,由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央视播出,该专题片以纪检监察干部为“主角”。在第一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曾查办过薄熙来案、十八大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魏健等人“现身说法”。
据介绍,在自我监督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000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处分7500人。
记者了解到,专题片共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朱明国、金道铭、魏健等10余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剖析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
该专题片分为上、中、下三篇,将于1月3日到5日在央视播出。
■ 亮点
实拍纪委人员如何谈话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何值得关注的亮点?昨天下午,中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专门对此作出了说明。
在内容方面,相比较此前中纪委的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门从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这个角度,讲述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是怎么防止“灯下黑”、“清理门户”等工作的。
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不少故事与细节值得关注。专题片中包括中央纪委机关管理涉案款物的场景,介绍中央纪委管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流程,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书证、物证和涉案款物等。
此外,专题片还将出现纪委执纪审查现场实拍镜头,观众可以看到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和违纪纪检干部谈话的。
聚焦纪检干部队伍,专题片里出现的案例主要以中央纪委机关的案例为主,多数都是中央纪委机关被查处的干部,比如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等。
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
案例1
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
“中纪委这地方谁查啊?”
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在中纪委机关多个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参与查办过薄熙来案、戴春宁案等多起大案要案;但同时,他自己也成为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
魏健的这一反差形象让“好多同志大跌眼镜”。
经调查,魏健涉案总金额达数千万元,向魏健送钱送物的人员达到一百多人,其中既有官员、也有老板,既有同学、也有同乡。此外,魏健为人办事谋利达数十项之多,除了直接利用职务便利,借办案、核查线索谋利之外,他更多的是通过向各地地方官员打招呼来帮人办事,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包括提职晋升、安排工作、司法审判、工程项目等等。
魏健显然深谙其中秘诀:“要搞定领导,他肯定是找对某一级领导能够起到制约作用的这些人。”
记者注意到,魏健曾为商人办事而向落马官员李春城打招呼、求关照。魏健先后在第五、第二、第四纪检监察室工作过,联系过多个地区和部门,而他打招呼帮人办事,也遍及联系过的十多个省区市,四川正是他联系过的地区之一。
据介绍,向魏健输送钱财最多的一名老板是四川商人宋志远,金额达到上千万元。当时他想在四川上马一个项目,希望能获得当地政府支持,为此找魏健帮忙。魏健立刻给当时担任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的李春城打了一个电话,请他关照宋志远的项目。
而据涉案老板宋志远交代,在魏健给李春城打招呼后,当地县委书记就给他打电话,项目“就推动快了,就马上签了协议了。”
面对镜头,戴黑框眼镜、头发已花白的魏健称:“后期我也不是没想过有危险的,只是那时候麻木了,再一个也是觉得,中纪委这地方,谁查中纪委啊?”
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罗凯
案例2
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罗凯
纪检干部落马前成官商“掮客”
记者注意到,不少落马的纪检监察干部都在商人和官员中间担任牵线搭桥的角色。
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罗凯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据介绍,他从天津海河边一个楼盘开发商手中先后低价购买了四套住房、两间商铺,而他则在自己联系的天津地区多次为该开发商在土地审批、工程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
据称,该开发商除了在天津,在江苏和山东也有投资,于是罗凯又介绍他认识联系江苏、山东的同事申英。申英也和罗凯一样,都是在饭局上引荐商人和官员认识。
接受采访时,申英显露出了自己曾怀有的侥幸心理:“就认为我又不批地、我又不批钱,而且我也没有押着手去,让干部帮你去批地批钱,只是介绍认识了,这能是什么样呢?”
据介绍,在罗凯和申英涉及的案件中,商人赠送的礼品包括金条、名表、珠宝等等,“这个金条不是说一根两根,有50克一根的,有100克一根的,累计下来给他的金条都是以公斤计的”,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工作人员陈劲松称,商人送的还包括珠宝玉石等贵重物品,此外还有变相送房子,以三折多的低价购房。
之所以能充当商人和官员中间的“掮客”,罗凯面对镜头时称,纪委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各个部门都能联系到,有可能通过工作关系认识各个部门的人,“确实纪委这个干部,反正就是跟过去的监察御史似的吧,见官大三级吧。”
申英也表示:“这些年全体纪委干部、整个系统干部的努力,在社会上确实影响很大,尤其对官员的约束力也很大。这样使一些人可能感觉,他要跟纪委干部熟,可以给当地的干部以压力。”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曾任广东省纪委书记朱明国
案例3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曾任广东省纪委书记朱明国
“一把手开口了,基本没人反对”
2014年,广东省化州市纪委书记陈重光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了广东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和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长钟世坚涉嫌违纪的线索,这两名领导干部也相继被立案审查。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在2006年到2011年期间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2016年11月,朱明国受贿1.4亿一审被判处死缓。在昨天的专题片中,朱明国也“现身说法”。
作为黎族农民家庭走出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朱明国在海南老家是最大的名人,他所建的豪华别墅也人尽皆知。朱明国落马后,从这座别墅里搜出了大量财物。
陈重光就是连续几年借朱明国回乡扫墓之机前往看望,同时送上累计达400万元的礼金,而陈重光也由此当上了化州市纪委书记。
头发已稀少花白的朱明国身穿白色衬衫、黑色外套,面对镜头时称“最后都是组织通过、组织决定、集体通过,但是谁先提,用人的提名权是最至关重要的,没人提名你是进不了那个圈子的。当一把手35年,我的体会如果你一把手开口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
简历显示,朱明国曾先后担任重庆市政法委书记,广东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在担任多个职务期间,都曾经利用职权和影响力谋取私利。
朱明国将自己在违纪违法路上越走越远归结为监督缺位。他称,在第一次收受钱物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感觉到在纪委,你是监督别人的、是查别人的,没人监督你”;“过去是信任就没监督,一提要有人监督,就觉得组织对我不信任、领导对我不信任。其实有人监督、有人看是福,没人看、没人想看、没人敢看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