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纪录片导演周浩:东莞的文化人越来越多

14.09.2014  11:22

   东莞时间网讯 被誉为“时代记录者”的国内知名纪录片导演周浩的系列作品,近期在莞城卡夫卡咖啡馆三楼艺术空间做专题展映,其中《厚街》是他十多年前在东莞拍摄的作品。本报记者专访了周浩导演,听他讲述当年在东莞的拍摄故事。

  ■ 人物小传

  周浩,纪录片导演。曾为新华社记者,《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现居广州。纪录片作品有《厚街》﹑《高三》﹑《龙哥》﹑《冬月》。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重大纪录片影展。《高三》获香港电影节纪录片人道奖;《龙哥》获2008台湾纪录片双年展“亚洲奖”首奖。

   曾让外来工自拍生活

  记者:《厚街》这个片名地域感很强,当时为何想到东莞来拍这个题材?

  周浩:我早年在《南方周末》当记者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外来工的选题,那时候东莞的外来工比较多,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因而选择将纪录片放到东莞来拍。以我多年做记者的经验,去到一个地方,一看就知道这里有没有故事。影片在2001年国庆开拍,拍了十个多月。

  记者:那时候你对东莞了解吗?听说你还让农民工自己拍自己的故事?

  周浩:如果不是那次拍摄,我跟东莞的交集不多,对这个城市也不了解,那时对东莞的印象是有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之前一直做记者,我对农民工的生活并不陌生。某天我突然涌出一个念头,拍纪录片是从我们的视角来看他们的生活,何不让外来工自己拍摄自己的生活?于是我就送了一部相机给当时参与拍摄的农民工,那是一部胶片相机,我告诉他们,一定不要心疼胶卷,多拍拍他们自己的生活。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一部纪录片的摄制,十多位农民工也拍摄了40多个胶卷,1000多张照片,后来我还帮他们举办了一个《厚街农民工自拍》的摄影展。

  记者:纪录片容易陷入流水账式的记录,有没有遇到拍摄瓶颈?

  周浩:做记者出身的人,容易有一个误区,以为对外来工很了解,其实我们看到的都是皮毛,真正深层次的东西我们不了解。我有意愿去了解他们,通过他们的人生来反观自己的生活,因此,我每次去拍摄都有惊喜。

  记者:你似乎偏爱参与式拍摄,将自己带入到影片中?

  周浩:参与式拍摄是顺其自然的行为,不是刻意而为之。任何一个拍摄者只能是假装不存在,而纪录片就是在研究人和人的关系。每一部纪录片,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存在的,拍摄别人的同时,你已经成为现状的一部分,只不过有的影片将这一部分藏起来了。在我看来,参与式拍摄,是更坦诚的一种呈现方式。

   东莞缺少外来工的纪录片

  记者:近期东莞本土导演穆肃执导的本地首部长片《热带》反响不错。你怎样看待东莞本土电影的成长?

  周浩:东莞这些年来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文化人越来越多,文化圈越来越广。这座移民城市有不少外来人口,他们起初都像穆肃导演一样,在这个城市打工。在完成自我积累之后,他们不再仅仅地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命运,转而开始关注身边的人,这是人通过积累产生的自然结果,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记者:你对于东莞的纪录片现状有什么建议?

  周浩:从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这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外来工,可这二十多年来,这座城市留下的外来工资料和记录少之又少,这对东莞的历史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大家与其老想着怎样去宣传这座城市,不如努力去记录这座城市,可能更有意义。

  记者:您最近有新的作品推出吗?是什么题材?

  周浩:最近出了部新的纪录片《棉花》,是我用8年的时间筹备拍摄的,聚焦棉花产业链上的故事,阐述棉花如何经过加工,蜕变成一条牛仔裤的过程。通过拍摄河南打工者在新疆工作的工厂和居住地等,展现了采棉工生活的不易。这部作品也入围了今年第20届上海电视节纪录片单元,该单元共有21部作品入围,其中国内入围了5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