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黄埔”,以中国人的立场致敬

18.06.2014  17:40
纪录片、致敬展、讲座,市民有机会细读黄埔历史 摘要:6月16日,黄埔军校迎来建校90周年纪念日。近日,由两岸纪录片公司深圳越众影视、台北卓越文化和深圳广电集团联手打造的10集纪录片《黄埔》在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首播。浓缩了中国战争记忆的“惊涛伟岸———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暨纪录片《黄埔》首映礼在欢乐海岸创展中心启幕,致敬展将持续一个月。

        “惊涛伟岸———  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将持续一个月。

        城中热搜

        6月16日,黄埔军校迎来建校90周年纪念日。近日,由两岸纪录片公司深圳越众影视、台北卓越文化和深圳广电集团联手打造的10集纪录片《黄埔》在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首播。浓缩了中国战争记忆的“惊涛伟岸———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暨纪录片《黄埔》首映礼在欢乐海岸创展中心启幕,致敬展将持续一个月。

        90年前,一批志在革命的中国青年精英,走进刻着“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对联的大门,进入黄埔军校,启动了一段革命史。如今,又有一批华夏子女通过采访、史料搜集、旧地考察等方式重拾历史,用展览和纪录片的形式缅怀先人。

        南都记者了解到,纪录片《黄埔》以个性人物为重,民间视角,敬畏史实,但又表现特定时段。10集纪录片共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黄埔前传》,记录学校开创到北伐誓师共五集,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期的故事(1924-1927年)。第二部分《黄埔英烈》,以22次大会战为线索,记录黄埔学生的牺牲与贡献,亦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的历史(1937-1945年),回溯那个年代黄埔人、中国人的悲怆与光荣。制片人兼策展人邓康延表示,纪录片和展览,不以党派的角度评判,只以中国人的立场致敬,更是以人的尊严回溯。

        “毁我现代中华的第一罪人是日本倭寇,毁我中华历史记忆的第一罪人是遗忘。对历史的记忆和致敬,方可诫告后代,凝聚炎黄精神。”制作方表示,纪录片通过考察和采访,从当事人、目击者、黄埔学生、昔日将领等人口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绝无“我爸爸说,我爷爷说”之类的二手信息。

        和纪录片首映同时启动的“惊涛伟岸———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呈现了国共两党联合建校、共同抗战的历史主干,昭示“国家的枪,在记忆里不锈”。展览网罗了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民间收藏家及建川博物馆的一些藏品或复制件,如黄埔要员高官的公文手迹、日记、书信、横幅、勋章、毕业证书等。展览时空上划分三大区域:前传、抗战和当今,利用展馆螺旋向上的空间特点,契合时代节点,将以影像、图文、实体文物、雕塑装置、黄埔体验区、黄埔讲堂等多种形式呈现。为期一个月的展览,观众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现场互动。每周周末,“黄埔讲堂”讲座或影视专场播映,邀请嘉宾陈君天、张晓风、陈丹青、樊建川、余戈、孙冕、孙春龙等临场讲座。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