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解“无喉人之忧”需要“爱的方程式”

23.12.2015  11:16
本报报道,喉癌患者因手术切除了喉管,无法继续发声说话,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暴躁等消极情绪……今年,梅江区江南街道的社工帮助他们成立“新声服务队”,让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有了交流场所,逐渐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无喉”长者们有了乐观积极的心,他们利用电子喉,虽然交流进行得并不顺畅,但传递着快乐。

  ■ 徐剑锋

  本报报道,喉癌患者因手术切除了喉管,无法继续发声说话,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暴躁等消极情绪……今年,梅江区江南街道的社工帮助他们成立“新声服务队”,让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有了交流场所,逐渐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无喉”长者们有了乐观积极的心,他们利用电子喉,虽然交流进行得并不顺畅,但传递着快乐。

  举手之间,小善大爱。江南街道的社工无私帮助“无喉人”,用大爱托举生命的希望,让人心温暖、令道德闪光,我们收获的又何止是对身处绝境者的帮助与救济!

  “无喉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关爱要持久地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响应,既依托于爱心之下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也维系于社工组织体系的日益强大。社工无私帮助“无喉人”激活了一个社会的良善,但尽管如此,这种点对点的“帮助”毕竟有限,抚慰“无喉”之殇亟需全社会都来“扶一把”。诚如报道中钟增昌所言,“我们不是外星人,不是特殊人,希望社会能有更多了解和理解。”由于根植在社会中的恐惧、歧视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再加上“无喉人”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上存有障碍,他们往往生活在歧视的“目光之城”中。显然,倘若失去了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对无喉病患无异于雪上加霜。

  冰心先生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无喉人”前行的路不再孤独,需要搭建“爱的方程式”去扫清各种障碍。一方面要扫清对“无喉人”另眼相待的心理障碍,在换位思考中拆除内心深处对他们的歧视“心墙”,多一点包容理解,多一些耐心交流,更加自觉地平等看待,更加主动地施以援手,让更多的“无喉人”走出阴影,找回自己的“美丽心灵”;另一方面要扫清对“无喉人”人为设置的生活障碍,注重细节,彰显人本理念,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计”。要知道,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善举,对“无喉人”来说,都是很温暖、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