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线平:评价高校质量不能唯“就业率”
高阶梯性的知识不能以当下的就业率来简单衡量,创造这部分知识需要高度的自由思考。
高校“就业率”这一指标,颇得学生、家长、高校自身以及社会重视。多年来,学生、家长把就业率作为择校的重要依据;公众以就业率来评价学校高低;官方对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然而笔者认为,以就业率来评判大学质量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就业率是学生毕业后就业数的统计,以此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标准,必然导致高校知识传授只为单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先不说统计数据是否造假,单就这种发展思路而言,就会使得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朝应用性、低端化发展,应用性、低端化专业更容易就业,容易提升就业率。从现有的高校专业设置上可以看出这一点,以前有比较清晰的专业边界,现在这种专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代之以社会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
高校专业设置不是不要应用性,只是不能以应用性模糊了专业边界。专业边界的模糊,意味着知识引领作用的减弱。知识在自己的领域按逻辑增长,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高校作为知识传授和生产的地方,本来对社会具有引领作用,这也是设置高校的本质要求所在。随着专业边界被社会应用所模糊,其引领社会的功能就逐渐消失了。
不但高校专业设置朝应用性、低端化方向发展,而且教师知识传播也向应用性与低端化方向发展。高校教师都是在自己领域有所研究、有所建树的知识人才,随着高校追求就业率排名,教师不得不将自己的教授重点由基础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变。对教师来说,知识不再有积累和创新,因为重点放在如何讲好应用性知识上。知识的创新是建立在从应用到基础逻辑一贯性上,没有基础知识支撑,知识创新难以完成。对学生来说,只专注于应用,社会需要什么学习什么,什么好赚钱学什么,逐渐就没有了从事专业学习和在知识领域进行生产创新的兴趣。一方面,知识无以积累,刚建立的一点知识,因为就业需要变化而不得不放弃。这里说的积累是知识创造性积累。二是这种适应是低水平的适应。知识无以积累,无以进步,只为满足就业需要,知识只会在不断变化中退步。反过来,就业因为没有知识引领而不能进行结构和质量上的提升。暂时的就业不等于永久的就业,有人暂时就业了,可能意味着未来长期失业。
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知识推动社会,二是需求带动知识。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高校不能脱离社会需求进行知识生产,但并不因此,高校就应以符合现实需要为知识生产的目标。需求带动知识,是对知识结果而言,并不是改变知识本身。换句话说,社会一旦产生需要,就会产生推动知识进步的动力。就知识本身而言,它还要在自己的逻辑里面前进。追求就业率,意味着以就业需要改变知识原有的逻辑产生顺序。社会需求拉动知识与完成高就业率完全是两码事,就业率是知识符合就业需要。需求拉动知识,是根据需求,在知识里面进行创新发现。对高校来说,社会需求拉动知识,其主体不一定是高校,很多时候,社会力量可完成这种知识转换。社会对就业有某种需求,相应的职业培训马上就产生。
在社会转型期,就业率维持对社会稳定很重要,但就业率是在动态中维持。与此相应的,社会转型需要知识引领,高校恰恰就处于知识传授这样的角色中。相反,没有知识引领的转型,一是转不了型,社会在原有的结构与生产方式中打转。二是乱,没有知识引领,等于没有方向,社会转型走到哪算哪,这种转型最容易出问题。三是无以反思。知识引领转型,可以提供社会反思的基础,这次转型不成功,需要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反思。转型成功,也需要在既有知识基础上不断前进。
知识推动社会转型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科学技术力量,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现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关键是科技创新。科技落后使得国家长期处于低端生产中,既破坏环境,耗费资源,也越来越丧失发展的动力。二是社会管理创新力量。社会管理创新是另一种生产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管理同样要适应新的需要。没有社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效率发挥不出来。处理好高校与就业的关系,等于是处理好知识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知识本身具有阶梯性,一方面,低阶梯性知识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这反映高校教育建立在现有社会基础上,高校知识传授不能完全脱离社会。一定的就业率反映高校专业设置和知识培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创新总需要高于社会需要的知识,高阶梯性知识完成社会创新的需求。这部分知识不能以当下的就业来衡量,也不能以任何强制管理方式来完成,而是需要高度的自由思考。这部分知识被荒废了,意味着高校引领社会的力量消失了。
对建设一流大学而言,引领社会的知识越多,无疑是越成功的。引领社会有两种,一种是无缝引领,高校知识传播既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也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这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以及知识传授上有很好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又要有一定的应用性。就业率只是高校知识引领的一个结果。还有一种是高度的引导,这种知识与社会现实需求相对脱节,它对社会的实际引领作用看似很小,但它对社会引领作用是存在并且是巨大的。这部分知识不能以就业率排名来取消研究和传授资格。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