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州飞教授课题组在水稻种子活力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1.02.2020  11:02

        日前,我校农学院王州飞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生物技术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一区Top期刊,即时影响因子8.4)在线发表了题为“Indole-3-acetate beta-glucosyltransferase OsIAGLU regulates seed vigor through mediating crosstalk between auxin and abscisic acid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OsIAGLU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活力的作用机理,同时为该基因在今后种子活力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线索。该论文通讯作者为王州飞教授,王州飞教授指导的博士后何永奇、赵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链接地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111/pbi.13353)

文章首页


        种子活力是影响直播稻生产的重要性状。植物激素糖基转移酶具有平衡体内激素含量的作用,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在种子活力调控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构建的日本晴水稻突变体,初步阐明了水稻吲哚乙酸糖基转移酶基因OsIAGLU通过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引起下游ABA信号因子OsABIs表达变化,决定水稻种子活力水平;同时,发现水稻OsIAGLU基因在籼粳稻之间存在等位变异,引起籼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该基因表达显著高于粳稻,可部分解释籼稻种子活力高于粳稻的原因。研究结果为今后遗传改良水稻种子活力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王州飞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水稻种子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目前主要针对当前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种子活力问题,从种子发育成熟、休眠、萌发、耐逆、种子生产和处理等方面,开展种子活力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课题组于2019年先后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he Plant Journal等杂志上报道OsIPMS1、qSE3调控水稻种子活力的作用机理。本论文是课题组在水稻种子活力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水稻种子活力调控机理的认识,为今后直播稻种子活力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图/农学院 王州飞)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