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组建“三支队伍”保障居民饮食安全

20.03.2016  13:02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也因此成为政府监管部门最重要的课题。珠海高新区创新思路,用一年的时间组建了食品药械安全协会、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社区协管网络“三支队伍”,充分调动了辖区食药企业、高校和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全方位参与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一条有效保障辖区居民饮食用药安全的道路。

组建食药安全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共管

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人员少、任务重、缺少有效监管手段的难题,高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3月牵头组建了珠海市首个食品药械安全协会。协会一成立就着手建设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提出在高新区食药企业建立诚信、守信、警示、失信四个层次的食品安全诚信挂牌方案,拟定企业违规黑名单制度,以引领食品企业自律。同时,协会配合区食药监局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引导整个行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强化自律。年终,协会评选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星级单位共20家。

业内人士认为,成立食品药械安全协会开创了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食药企业共同参与食药安全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使高新区食品药械行业发展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协调、自主研发和行为规范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组建志愿者队伍:

强化安全宣教普查

据了解,高新区打造食药安全的第二支队伍是志愿者队伍。高新区拥有中大珠海校区、北师大珠海分校、北理工珠海学院和UIC四大高校,同时北理工、北师大还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高新区食药监局与高校合作成立了大学生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发动高校学生以“食品药品安全”为主题举办了创意设计大赛,将征集到60余份创意设计转化为辖区食药安全宣传成果,广泛应用到辖区各社区、车站及公共场所宣传栏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我们还组织高校食品工程专业的志愿者,与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员联合对辖区食品经营单位开展快检快筛普查”,高新区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针对蔬菜农药残留、食品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等指标进行的快速检测已进行了3次,共检测辖区内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单位、农贸市场约600家次,重点食品3103批次,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组建社区协管队伍:

实现全覆盖监管

连日来,为宣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高新区各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在社区广场等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辖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这些协管员是高新区构建食药安全监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根据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际,高新区建立了社区主任—分管领导—2-4个食药安全协管员—N个网格员的立体管理架构。同时,依托“数字高新”平台,建立食药企业信息普查综合分析、食药企业地理位置信息分布、社管通等模块的企业监管信息化平台,社区网格员通过分布在社区的N个网格里的企业信息,准确定位,按时进行巡查并通过系统及时将信息反馈,提高了监管效能。与此对应,高新区制作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公示牌,将执法人员、协管员、网格员的照片、办公电话公布在食品经营等单位,引导社会力量共同监督管理。一年多来,高新区就这样把食药监管工作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网格、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宣传防控、巡查预警、监督跟进等功能,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监管网络全覆盖。